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慧律法师《荒漠甘泉》(义工大会开示法语)

慧律法师  2009/12/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真正的体贴,是不使对方难堪的。

愤怒的人,只张开嘴巴,却闭上了智慧的眼。

坚持忍辱,慢慢的你就会看到灿烂的结果。

心常常怀他人凌辱我、鞭笞我、击溃我、掠夺我的想法,将无法浇息仇恨之火。

品格高尚的人,在各方面皆能克制自己,因此能够从悲苦中解脱出来。

有睿智的人,绝不被愚昧者挑战。

私心戕害人格以及心灵的成长。

批评别人很容易的,降服自我却很困难。

 

最坏的人也有少许的优点,最好的人也有许多的缺点,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刻意去找别人的过失。

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唯有放弃胜败之心,才能快乐、平静。

佛陀说:要感谢你的敌人,因为你的敌人最先看到你的缺点。

观己忘我,我融入于法界平等的心性当中,是真修行人。

我们要交换自他的立场,更能够同情、感谢对方。

智慧就是认清事物的本质,将心灵的高尚面发诸于举止间。

放弃世间会消蚀的事物,即可得到永恒的快乐。

只切除肿瘤,无法将疾病根治。

 

有般若智慧的人,常常创造奇迹。幸运之神天天降临,并时时照顾他。

业障不代表惩罚,有时候是成就菩提的跳板。

唯有知道如何奉献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对每个人仁慈,这是世尊的教诲。

语言是思想的外表,不应该带有过度的愤怒和污垢,应谨言慎行。

勇气是心灵的一部分,并不属于肉体。

真理存在于现在、过去和未来。真理使用一切与时空。

要把舌头变成你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保持沉默,或者是只会说话而不实际行动的人,都无法逃避问题。

不安和恐惧的心情,将会付出生命惨痛的代价。

只有抛开伪装的假面具,才能使我们佛弟子过得更真实。

少了我,这个世间还是会运转的。

佛陀说:无论恐惧源于何处,它总是发生在愚人身上而非智者。

当嫉妒、仇恨、恐惧成为习惯的时候,你的疾病就不远了。

时总会过去的,因为一切法都是无常。

心灵才是我们的先驱,心灵才是我们的领袖,万法唯心所现故。(所以佛弟子应该重视心灵的升华。)

 

常常维护和懂得净化心灵的人,慢慢的就会走向幸福之路。

佛陀说:即使是最坏的敌人,也不一定能伤害我们,但是不懂得防御的烦恼,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伤害我们。

当你原谅那一些不可原谅之事的时候,世界便属于你拥有的。

治疗恐惧,要试试为别人做点什么事。

苦从何来?苦从无止境的贪婪和欲求来。

所有的快乐,生灭变化,瞬息无常,毫无真实,要提早觉悟。

生命是无常的,但死亡却是必然的。

生与死,就像日出日落,来得快,去得也快。

 

身心与世界,皆是幻化不实的,千万不要执着。

千万不要随着你的感觉起舞,因为所有的感觉都是错觉。

师尊曾作过保证:“我保证没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

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很不幸,那么他的痛苦会更加深一层。

天上人间的喜乐,绝对比不上欲求消失的欢愉。

佛陀说:我易老,我没有战胜年老,所以没有什么好骄傲的;我易病,我没有赶走疾病,所以没有什么好骄傲的;我易亡,我没有挣脱死亡,所以我没有什么好骄傲的。

人事的变化与分离,都与我不远。

我们是自己行为的结果,无论我种了什么因,好坏都是自己造成的。

 

智眼明,理性通,志坚固。

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

觉了自性本空,毫无烦恼生死;觉了他性本空,自他圣凡平等。

一念不生,万缘空寂;一心空寂,如镜常明。

修道之人切莫外求,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诸法如梦、如幻,六尘境界本空,诸法空处是诸佛心处。

唯有一颗美丽的心,才能看见美丽的世界。

做功夫,著不得一丝毫别念,彻底无相方能契入。

 

时节因缘要掌握,方名智人。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悟一念不生,万法无咎。

三界不安,犹如火宅;尘刹虚浮,喻同朝露。

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行,名为佛行;不住一法,名为正法。

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事相门中,不少一法。

若悟自性无生,荣辱、忧喜皆不相干。

心不妄想过去法,也不贪着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寂。

佛法虽奥妙,不出平常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我常用一句话来勉励志愿者,也勉励自己:「尽心、尽力...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

1、众生之苦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爱生怖。 2、人生...

8句老人言,9句悄悄话,10句贴心话

8句老人言: 一、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

宣化上人808条语录

宣化上人语录简介本书共搜集八百余条宣公上人自一九六...

【推荐】达真堪布微博摘录

卍 佛法确实是一种快乐的活法。我在学修佛法的过程中...

达照法师安心妙语

(一) 1 命运和生命可以由自己来安排,每个人的起心动...

人生醒世妙语15句

一、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德愈高尚则愈安全,权势愈高...

李炳南居士《佛七开示系列》

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第一次开示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物能成佛吗

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太多的人就说:无情物能...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

你们是最快乐的人

至於宇宙,则是每一个宗教都会谈到的。释迦牟尼佛在经...

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问: 出家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慧律法...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

广钦老和尚教打坐方法

打坐时先要身心清净,然后上坐。初步练习不一定就要双...

出家不是职业,而是生活方式

出家,真的是一种职业吗? 出家是一种职业,许多人都...

【推荐】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而整个本...

他用一根稻草换到了一个庄园

古时候,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他到处流浪,寻找...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求人办事的技巧

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办事的人。一个会办事的...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

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

净土宗大德蕅益大师开示: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

彭鑫博士:纵欲淫乱直接影响相貌智力和福报

现在社会,亚健康人群比例越来越大,2007年2月市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