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广行法师  2019/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不同的社会大环境下,要采取不同的方式。15 岁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了,所以要讲道理为主。一味地苛责就可能造成严重的逆反和不良的后果。

老师对学生生气,乃至父母对孩子发脾气,哪能愤怒到不可理喻的程度呢?不过是略现严厉之相,让学生和孩子害怕就行。就算再怎么严厉,目的也不过是让学生(孩子)害怕而已。关键是平时的教育,就应当严气正性,一言一动毫无苟且轻佻,这样学生自然如临“泰山压顶”不敢放肆。

如果平时毫无沉重气象,甚至与学生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等到学生调皮过头的时候,老师(或者父母)就算怒气冲天,对学生(孩子)又有什么益处呢?所以关键是老师和父母自己要做好。

子孙发达富贵往往是祖辈积德所致,与因果报应并不矛盾。这并非指祖父辈积下来的福德资财可供子孙直接继承和享用,而是指祖父辈若有德,自然感召本身具有福德的子孙生到自己家。只可惜人们俗眼难以见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导致子孙在继续享受的同时却干着损德的事,那么这家的富贵是难以持续的,这就是“富不过三代”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是儿女成贤,当为培福、不为积财的道理。

有智慧的人不会把大笔的遗产留给子女,富贵迷人。留遗产太多反倒害了子女。儿孙自有儿孙福,让子女自己去努力奋斗,挣得自己的富贵、幸福是明智的选择。钱财有形但却无常,而道德是恒久的。所以留遗产给子女儿孙,不如积阴德给子女儿孙。

子女作恶往往是由于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一味娇惯、不加教训养成的。娇生惯养的害处是,一方面使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朴素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容易使他们养成任性的习惯,长大后可能会做出悖伦犯法的事情。任性娇惯,必然就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劝言,难免自以为是,走入歧途。一味地溺爱子女,娇惯成性难成正人。教育之爱,使子女培养为正人是正确的爱,而任性娇养是溺爱。

溺爱使子女成为废人和坏人,直至危害生灵。杀生者将自害一世,自损慧命,甚至世世堕落,可见危害至深。教育的主旨是灌输敦伦尽分、因果不爽的观念。要教导子女励志求学和做好人,努力修德,勤读书,从小立志。只有德智并进,人才有出息。读书要按照圣贤所说的知行合一去做。

教育不讲因果报应、道德仁义,是最大之缺失。素质教育要把仿效圣贤躬行实践的一课补上。子不教父之过,没有教不好的子女,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正确的教育指导,关系很大。要爱之有道,避免从小娇生惯养,不懂因果报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让孩子多做事 习劳才知感恩

做事的能力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做家事他体会到父母的...

服务大众,神人共钦

有一个成都的知府,叫张乖崖的,他有一次在梦中经历一...

蔡礼旭老师:孩子虚荣怎么办

孩子虚荣是结果 原因在哪里 我们为人长者的价值观是...

教子之道

爱子不得其道,就是不慈。慈字之误用,在管教二字分不...

明得因果心量大

我们的心量不够大,不能打开,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

放生巨龟得善报

二十世纪初在台湾一个叫金包里的地方,有个慈善家林老...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

人应该在哪些方面讲情、留情

世间上,一般人最注重的什么?就是「人情」。而什么是...

如何避免有钱就变坏

现在有种说法:人一有钱就变坏。有不少人会问我:如何...

修忍辱并非仅是忍受别人的侮辱

忍辱分为三种:忍受他人恶行的安忍、忍受修行正法之苦...

报恩不在于物质,而在于那份心

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缕述了父母犹其是母...

人生的意义何在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大问题。人从有生以来,很快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强其所不能,尽力突破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强化自己缺乏...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从愚痴造业到持戒念佛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与...

布施

一个人听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对禅师说:等我有钱以后,...

用回忆来伤害自己,是人类非常大的矛盾

甲乙二人吵架,然后各奔东西,甚至甲离开此地到了另一...

【推荐】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必有容,德乃大, 做人一定要心胸开阔,涵容一切,才能...

千两黄金的福报

有一个青年,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了。...

宣化上人:发愿要有诚心

出家修道人要发愿,发愿是精进修道,发愿是警惕自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