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蔡礼旭老师  2015/10/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强其所不能”,尽力突破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强化自己缺乏的部分,所以您能力都要精进,都要不断提升。所谓三达德,智、仁、勇,智慧要不断提升,习气要不断突破;这个仁慈之心,心量要不断扩大;勇气,下大功夫提升能力。今天我们从事管理工作,自己管理经验这些道理比较缺乏,赶紧下功夫。我们见到很多长者,他们很有责任感,所承担的事情需要哪些能力,那一段时间睡觉睡得特别少,既然是团体需要了,哪怕他自己这方面比较缺乏,挑灯夜读,赶紧要把很多事情搞清楚,把必须要的能力积累起来。他们都是非常有勇气去承担。

尽力突破自己做不到的。我们看到这一句,就想到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接下来这一段话全部都是“强其所不能”,“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就是考验,要经得起考验,他才能够在承担大事的时候不出差错。他脾气不磨掉,真的负责事情了,那一定坏事的。所以有一句话讲到:良好的个性胜过卓越的才华。他有再好的才华、工作能力,只要个性不好,傲慢,不能容人,他不能凝聚人才;瞋恨心大了,常常发脾气,这整个团体的气氛就受很大的影响。所以真的有志于承担大任的人,一定要从改个性下手。

孟子这一段话后面举了好几个历史人物,这一段经文讲到,“舜发于畎亩之中”,舜王是一代圣王,但他以前是农夫,他很刻苦去做那些工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也是三代的名相,商朝的名相,这名相有高度智慧、德行的,他也曾经当过建筑工人,他能屈得下来,时机不到,他不着急。“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曾经在菜市场里面,“鱼盐”这些商贩之中,他也是名相。“管夷吾举于士”,管仲他从哪里被推举出来?监狱里面。他被关起来了,那个“士”就是指监狱官。

这些都是经过考验的人。我们讲到这里想到沈慕羽老先生,他也曾经落难到监狱里面去,那也是“强其所不能”了。“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都是楚国的名相、秦国的名相,他们曾经都落魄到这个程度,他没有怨天尤人。百里奚是秦穆公的名相,他还是被用五张羊皮把他买过来,不过秦穆公不简单,他有慧眼。这里我们看到,这些留名青史的圣贤人,确实都是经过考验。

所以我们现在假如遇到考验,恭喜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瞧得起我,给我考验。所以有一段话,对于我们修行是很好的启示,这一段话讲到,“一切皆考验,看尔怎么办?对境若不识,须再从头练”。 “对境若不识”就是你在境界当中你还不清楚,“只有我是学生,一切人事物都是老师,他是让我看清我内心的分别、执着、习气在哪里。”不能起这样的观照,这个关过不了,发完脾气,火烧功德林,重来积累。不只自己的功德烧完了,跟对方的关系也怪怪的,甚至于交情都破坏掉了,要重来了。所以今天没考过的,要重来了;这一辈子没考过的,下辈子得重来,这不是开玩笑的了。

所以人生,说实实在在的,所有的物质,所有你人生拥有的,那都是短暂的,没有一样带得走。人生最真实的追求是什么?是你灵性的提升,是你智慧的提升,这才是你带得走的。真正看明白这一些事情的人,不去追求欲望,不做欲望的奴隶。最重要的,在每个境界当中突破自己的习气,提升自己的灵性,这是真正懂得自爱的人,懂得人生真正意义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

人生箴言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 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压力呢

尽管这几年经济已经相当发达,可人们心里的痛苦并没有...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

七字诗句说出了我们的本来面目

唐朝有一位叫乐休的禅师,曾经作过这样一首诗: 几见春...

人生箴言—圣严法师语录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张 安心在于少欲知足 安身在于勤...

要争气,不要生气

一九三七年,日本出兵侵略华北,在杭州经商的父亲于返...

惟贤长老:三皈依

皈指回转,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

莲池大师论出家与在家

莲池大师(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

把杀生的过程变成做佛事

这几天老是有人问小虫子或者叫害虫要如何处理?的确刚...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

【推荐】儿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请书送人大得多

印祖一生非常强调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

首富只靠一粒米

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静下心...

入禅之门第六讲:生活禅

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是修的、证的、参的,...

百千万劫难遭遇——中国难生

在座的各位,今天非常有缘,如果人与人之间天地这么大...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

一位老居士的濒死体验

二?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义工,经常听老居士...

【推荐】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德利益

戒为无上菩提本,世人应当持净戒,若人坚持以净戒,是...

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2》

各位同学: 记得上周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曾提...

圣严法师:智慧与福报

有福报却不一定有智慧;若无智慧,福报本身也可能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