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净界法师  202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而整个本尊的功德,主要的是寄托在一句佛号当中。所以当我们的心提起一句佛号的时候,理论上我们的内心已经进入到弥陀无量光无量寿的大功德境界当中。

我们的心在这么多无量珍宝当中,到底我们应该如何把佛陀的功德转成我们自身的功德呢?靠的就是感应道交!

这个感应道交,在净土宗的修学当中,它有浅深的差别:浅的来说,叫做平时的感应道交。平时的感应道交就是说,我们在一期的生命当中,可能自己的身心遇到了障碍,遇到了病痛,遇到了各种灾难,自己过不去了,所以我们仰仗一念的信仰,提起佛号,那种真实的皈依心,把弥陀的功德给启动了,这个时候,消灾免难。

那么平时的感应道交,因为你遇到的障碍比较少,你只要面对你内心的妄想烦恼而已,问题不大,当然它产生的效果也不大。因为你就是一念的信心,你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无所不在,你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一定可以救拔你,就是那一念的信仰,不断地去念念听自己的声音,然后就过关了。

但是这个时候的破障,它只是让你的生命产生局部的改变。所以平时的感应道交,每一个念佛人,或多或少都有这么一些的宗教体验。但是这个东西当作一种辅助启发信心也就罢了,因为它不足以论断你的成败,因为你今生的因缘本来就是生灭的,你过得好一点,过得差一点,也就这么回事,回顾到整个大生命来说,你并没有太大突破。

净土宗真正的目标,最终的目标在临终的感应道交,这个是所有人一生的努力,可以说是背水一战。面临了这一关,临终的感应道交问题就复杂了,因为它不是只有你第六意识的妄想而已。如果你稍微读一点佛法唯识的道理,你会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临命终的时候,第八识现前——阿赖耶识这个生命的大仓库,所以你的第六意识真正临命终这个关,就不是平常的烦恼关而已,你面对的是一个生死关头,生死关。

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阿赖耶识现前,阿赖耶识会产生两种的力量:一个叫做生死业力,就是我们无量劫来所造的杀盗婬妄这种生死业力。

有些业力得果报了,有些业力还没有得果报,尤其是在这么多的生死业力当中,有些活动特别炽盛的业力叫做增长业,可能这个业你前生造过,它沉淀下来了,但是你今生又去造作,那么你就会把过去的业力给激发起来,只要你今生数数地造作,而且每一次做完都有一种心态,告诉你自己:我以后还会再做。就是你这个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这种增长业,临命终的时候一定会起现行,因为它准备要引导你去得果报了,这是临终一个很强大的势力。

所以净土宗,你必须先处理这一块,因为这个业力会起得非常早。如果你今天没有把这块的增长业忏干净,你连提起正念的机会都没有,你连助念的机会都没有,你就得果报了。

所以我们昨天讲的就是透过拜忏,透过发愿,透过持戒,让这一块的业赶紧地沉淀下来,它不能够活动太炽盛,这个业你没办法带走的。所以净土宗的人,愿我临终无障碍,第一个障碍当然就是业障。

那么这个障碍,我们昨天讲过了,破掉以后,现在就第二个障,就是颠倒妄想。为什么妄想上面加一个颠倒呢?《楞严经》说,这种妄想它不是一般性的妄想。我们今天去工作,我什么时候要加油,我什么时候要去超商买什么东西,这种妄想就是表层妄想,临终的时候对你一点伤害都没有,这佛号一提起来,它自动消失掉。

但是有一种妄想特别坚固,它从你无始劫来,就一直在你的内心活动到现在,是一种强大的等流的力量,也就是说这种妄想,它已经是跟第七意识的自我意识结合,它在你的内心当中已经形成一种自我的概念了,它是你的自我性格的一部分了。这种妄想,临终也一定会起现行,它会干扰你的正念。

你本来发愿要求生净土,这个妄想对你产生一定的伤害跟误导。所以临命终的人,我们面对生死关头,一句佛号提起来的时候,可以说是内忧外患。这个时候谁能够冲过内忧,调伏外患,谁就直接趋向弥陀的光明!

那么外患这一块——生死业力,我们昨天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现在我们来处理内忧这一块——颠倒妄想,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处理的。

当然每一个人的颠倒妄想不一样。有些人表现在对财富的追求,有些人在男女色的追求,有些人在名声的追求,每一个人形成这种自我意识所主导的颠倒妄想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今天告诉大家一些处理的方法,我们对于临终生死关头的内忧外患,你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早作准备,免得临命终的时候手忙脚乱,因为临命终,它一定会出来。

《禅观与净土 观照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奶奶走了,在这世间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

雾霾——净业行人的欣厌剂

在过去的三五年里,整个中国大地基本都笼罩在雾霾的阴...

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能生弥陀净土

你只要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会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

【推荐】净土宗的思考,永远要把功德归于佛陀

什么叫皈依?就是:必须要空掉自我! 我们能够往生,是...

如何做好临终关怀

从另一方面来看,国人长期受唯物论教育的影响,缺乏信...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我等众生骄慢、刚愎自用、愚痴颠倒还自以为是。佛陀有...

印光大师:临终病苦释疑

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若有重大病苦发现,切切不要...

【推荐】钱是别人的,但消的是自己的福报

这次去普陀山,偶听道慈方丈开示,说到一两黄金四两福...

什么是念佛人的都摄六根

为什么念佛人要都摄六根呢?都摄六根不是都摄那个第一...

四种果蔬改善女性贫血

女性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

吸烟的人能往生吗

问: 吸烟的人能往生吗? 索达吉堪布答: 从莲花生大...

一念诚心的出发

大陆有座龙山寺,是从唐代就有的古剎,听说清朝时代有...

海涛法师《慈悲的生活》

如果你静心伫立街头片刻,你会发现擦身而过的每一个人...

布施是助成佛之胜缘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胜缘;布施的功德随着...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从来硬弩弦先断: 纵观憨山大师的一生,经历坎坷,人生...

老妇人的毒誓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

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佛教说: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孔子也要求人们...

【推荐】陈义孝居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要

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

8妙招化解怒火

解决心情,才能解决事情。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

四个儿子

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对佛陀非常恭敬信仰。她每天...

生命感悟法语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们,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