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诸佛称名赞叹愿

大安法师  202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诸佛称名赞叹愿

第十七愿——诸佛称名赞叹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发这一愿是不是求自己的知名度啊?凡夫众生都有虚荣心,希望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名字。本身知名度也是一种福报,如果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者建功立业、守护疆土的才能,或做学问艺术的才能,想得到知名度不是那么容易的。立德立功立言,要有这个能力才能得到知名度,才能够流芳千古。

但是很多人求名心太强了,自己又没有能力,为了弄个知名度,哪怕遗臭万年也干。古希腊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就是一个社会上的无赖,本身没有一点能力,但他有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就是要出名。怎么出名呢?想来想去,最后想到全雅典最崇拜的是一个狄安娜神庙,把这个神庙烧掉,他就出名了。他就真的干了,一把火把那个神庙给烧掉了。

陪审团审判他的时候,就想看他犯这么大的罪到底是什么动机,知道动机后,陪审团就作了判决,谁也不准提他的名字。但是这个名字最终还是传下来了,遗臭万年嘛。这说明人有很强烈的求名的欲望。

但是阿弥陀佛不是这个意思,他要知名度是为了众生。因为他建的净土、名号太殊胜了,这个净土和名号能够令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而且得到世界所有的需要的满足。就好像一个工厂生产了一种精良的拳头产品,必须要让大家知道,否则再好的产品都没用。净土再好、再殊胜,大家不知道,就形同虚设,所以要广而告之。

阿弥陀佛知道宣传的重要性,但也不好自己说自己的净土多么了不起,所以他就找了很好的产品推销员。找谁呢?找十方诸佛来宣传,于是,当宣说净土法门的时候,十方一切诸佛也在自己的刹土伸出广长舌相,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此土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也千经万论赞叹阿弥陀佛,处处指归西方净土。

所以阿弥陀佛在法界当中知名度最高。在我们这个世间,大概还有些人不知道释迦牟尼佛,但是很多人都知道有阿弥陀佛,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尽管他可能对阿弥陀佛这个名号赋予了其他的含义。有一次我在一个餐厅用餐,旁边有几个人在高谈阔论。

其中一个人说要办件事,问找谁去办,大家就纷纷推荐说找谁找谁。说到找某某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就说,不能找他,他自己在单位上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像没有什么本事,玩不转。他赋予了阿弥陀佛不同的涵义,但是他会说这个阿弥陀佛,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一种文化现象,说明阿弥陀佛名号在国人的内心积淀得很深。

他可以赋予它不同的意思,但是他会把阿弥陀佛念出来,都是这一愿产生的结果。并且这句名号本身就有巨大的令我们内心触动的功能。我们想一想自己在接触佛法过程当中,当我们第一次听到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内心是不是有一种奇异的感觉?甚至会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的音声符号有这种效果吗?

唯有阿弥陀佛名号,还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名称啊。一听,猛地就会发抖一下,或者衣毛竖起。怎么会有这个名号?不可思议!如果没有这一愿,我们就没有办法听闻到念佛法门、阿弥陀佛名号,所以这一愿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具缚凡夫想在五浊恶世成就道业,是不可能的

在《大智度论》里说,一个具足惑业的凡夫,我们大家都...

念佛的真正功德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

您听过回声吗?有一种回音壁,弧形的,两端相距有几百...

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净土

整个无边无际的广大宇宙中,我们怎么样来认知和建立根...

净土行人不可忽视的熏习力量

《大智度论》里谈到这么一位国王,是虔诚的优婆塞,也...

极乐的五尘境界,都由弥陀愿心所现

境胜由来道易修,多生习气一朝休。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我们怎样为死亡做准备

龙舒居士在这里用起兴的手法,最后落实在我们平时没有...

西方路遥如何能至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 答:为...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

不明经意是否能诵经

问: 请问,我想每天诵念一部经:《普贤行愿品》或《...

大善人要做大善事,障碍别人实际是障碍自己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 不能为...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自己力量微不足道,这种付出有意义吗

问: 您刚才提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可由于自己的...

「家」也是旅店

有紧张大师之称的名导演希区柯克,有次在苏格兰山区迷...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

极乐世界之美

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

法华会上这五千人为什么离席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怀增...

「无常」即是「无我」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

嗔心打开地狱门

1、嗔心是堕落地狱之因。 2、嗔心一起,地狱门开。 ...

人不成熟的四个特征

人成熟与不成熟跟年龄没有关系,人成熟不成熟,就是你...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

老比丘寻死为佛所救

佛陀时代,有一国家名为多摩罗,在都城外七里处有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