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净界法师  2014/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们的分别是特别的重、也特别的快,面对这种粗重的分别,已非单纯的自我说服就能够解决,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对治?

我们修无分别智的空观,要兼修事修。所以你无分别智以后,后续要提起佛号,赶紧提佛号。空观的智慧,它相应的快,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它很难相续,相续也太难,所以我们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提佛号,不是哦!你要先修无分别智,再提佛号,为什么?

有些人他完全不修空观,他就提佛号,他有什么问题呢?

就是你的执着是用佛号把它压下去的,凡是压下去的东西它一定会反弹,总有一天你压不住它的。但是你用空观来照它呢,是一种对治,会破坏它的结构。所以如果你一辈子都不修空观,你遇到事情,你的不分别只是转移目标,把对这件事情的执着转到佛号去,那么换句话说你的遍计所执性、你的攀缘性一点都没有破坏,你只是转移而已,

或者说压抑而已,这种压抑式的念佛,总有一天你会压不住的,总有一天,因为它是无始劫的习气,你念佛是短时间的几年的时间。所以你不用佛法的空观的药,你只是一路的用事修来跟它压着,你总有一天压不住的。但是你只是修空观,你把它暂时调伏了,你不提起佛号,也不行。所以无分别智修完以后,赶紧提佛号,这个合乎大乘的中道——无住生心!这个是合乎中道思想的。

我们今生的一些修行,你比方你今生起了菩提心,断恶修善,你今生也会有一些美好快乐的因缘出现,这个是花报。但是为什么佛法要我们今生要全盘的放下呢?它要你不要把精神放在今生,你把精神体力放在今生,你今生已经是有漏了,它的本质是有漏,就算上面多一朵花、多一个水果,又怎么样呢?它的本质是轮回的果报,就是说虽然我们今生好好念佛、好好持戒,你今生人生也会产生命运的改变,但是你都不能去执着,今生要彻底的放下。

所以佛法叫你放下今生的意思就是:你的精神体力要完全放在创造来生上。也就是说你今生只有一个意义,你人生只有一个意义:为了创造来生而活!这是佛法的思考。当然这个是针对一定要往生的人来说了。诸位,为什么它要你放下今生?是这样子,韩信的军队只有三万的军队,项羽有十万大军,凭什么韩信能够打败项羽?最后那个时候,在垓下的时候,最后一战,韩信能够用三万的军队,打败项羽的十万军队,凭什么?

因为他背水一战!他过河以后把船都烧掉了。

诸位,你凭什么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去了生死,凭什么?你凭什么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去解决无量劫来留下的问题,凭什么?凭的就是你放下今生的那个决心——我一定要成功嘛。
所以你如果又分心在对今生的果报的一种攀缘,你的精神体力就分散了。本来你的精神体力就有限了,你面对又是一个强大的敌人,你要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你就完了。所以你要知道佛陀很多的规划,他是有道理的。今生跟来生你只能够选择一个,就像蕅益大师说的:你不可能“腰缠十万贯”,又要“骑鹤上扬州”。你要选择,你又要享受今生荣华富贵,你来生又想求生净土?不可能,不可能的,因为你没有足够的决心。

一个会往生的人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背水一战!因为你面对的敌人是一个无始劫的业力。往生与否只有一个字,就是你的决心够不够而已了。其实不是佛号念多少,诸位,你没有决心你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也没有得生之理”,你要是决心够,一句佛号乃至十念就够了。所以一个人,如果你现在是我很想要往生,你大概不会往生了,你只是很想要往生嘛,是吧?可有可无。

所以我们在学唯识,你会发觉,你不能对今生有任何的缝隙,它无分别智就是所有的缝隙,把全部攀缘娑婆世界的门全部关住,把所有的精神体力放到来生去,你才可能成功的。所以你无分别智不要随便操作,它是对治你心中的执取,不对治外境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人类所...

达真堪布:修行不要太执着、太勉强

现在很多人修法,前面没有发心,中间没有证悟空性的智...

人怀爱欲,不见道者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

【推荐】外境都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去攀缘它的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

障碍我们学佛修道的五住烦恼

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

增添成功十大关键要点

极多烦恼皆由不明白做人处世时,造下的后患。故我们应...

「死期败烈」是净土行者的甚深法宝

我们在学习印祖文钞的时候,遇到一个词死期败烈。 在《...

地藏菩萨的功德无量无边

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像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

阿弥陀佛普遍接引,为何那么多人还往生不了

问: 念佛的人都想生西方,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要普遍接引...

有六种情况,必须把这个罪忏掉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

【推荐】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

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

佛出世的因缘为的什么?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人既...

证严法师:孝的真谛

做人要饮水思源:生命从何而来?人生如何成就?能知恩报...

关于出离心的误区

许多人对佛教中出离心这个概念存在误解甚至排斥,把佛...

佛教是迷信还是智信

什么是佛教?长久以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是众说纷纭...

慈航普渡救水灾,慈航普渡救风灾

怒海余生(救水灾) 古今记录观世音菩萨显灵事迹多不胜...

可否先做世间事业,然后临终才念佛

问曰: 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

冥阳两利的《药师经》

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