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弥勒菩萨的乐观精神

2012/1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宽却肚皮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需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弥勒菩萨的化身布袋和尚作此《忍辱偈》,以教化众生不管遇到世间再多的是非与爱憎,都要不以为意,不让其扰乱自己的心智,而要以忍辱、宽容和接纳的心态来应对。“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只要我们能心无挂碍、心无所住,就能证得圆满的果位,一身轻安。这是多么积极向上的态度与豁达的情怀啊!

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世尊曾预言,在“未来佛”弥勒菩萨掌管的世界里,国土异常清净,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宁。在《弥勒菩萨本愿经》中记载弥勒菩萨发的三大誓愿:“使我作佛时,令我国中人民,无有诸垢瑕秽,于淫怒痴不大,殷勤奉行十善,我乃取无上正觉。”由此看出,弥勒菩萨与释迦世尊的悲心愿力,是对娑婆世界众生的特别护持和摄受,作为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其形象和蔼可亲,笑口常开,体现出包容、和善、幽默、快乐的特征,也体现出中华民族乐观积极、奋发进取的精神形象。

弥勒菩萨虽然曾以不同的样貌示现,人们对他的喜爱敬慕无丝毫减少。到过寺庙的朋友们知道,在寺庙山门前往往有弥勒菩萨的雕像,笑呵呵地看着游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先贤们专为弥勒菩萨撰写的一幅对联,足见他的乐观豁达精神。诚然,人生多舛,人的一生要经“八苦”的桎梏,与其唉声叹气,不如笑口常开、自在悠然。反正悲观也好,乐观也罢,这一生总得慢慢度过,我们何不笑看人生、笑对一切呢?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针对弥勒佛肚大、量大、乐观等大做文章,写下不少诙谐幽默、蕴意深刻的楹联,读来倍受启迪,四川峨嵋山灵岩寺弥勒佛殿两侧的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这幅对联借用弥勒菩萨的形象来告诉世人要达观豁朗,淡泊名利,与人为善,团结和谐。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佛殿上的一副对联曰:“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进笑出,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福建白云峰涌泉寺弥勒佛前有一联:“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看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坦荡荡的布袋中,无论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乐升平。”这同样是借用弥勒菩萨的行为来劝告世人:莫自寻烦恼,要清心寡欲,积极、乐观、豁达地去处世做人。

弥勒菩萨就像一枚开心果,在自己开心的同时,也能为别人带去乐趣与快乐。因为他的乐观与豁达,使得他了断诸多魔障,轻松斩断万千“烦恼丝”。弥勒菩萨身上背的大布袋,就是包容一切,善待一切之意,唯如此,我们才能敞开心扉,赢得真正的理解与信任;弥勒菩萨脸上的笑容就是乐观豁达、坦荡自在之意,唯如此,我们才能放飞心灵,获得无上的乐趣与怡然。对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而言,幸福快乐不是遥不可及,只是我们的欲望太多、要求太多,怨气太多。当你在失败与落寞之际、想想弥勒菩萨那乐呵呵、笑盈盈的样子吧,当你在伤心与苦恼之际,想想弥勒菩萨那笑嘻嘻、乐悠悠的样子!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贫富贵贱,功名利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这一切不过是过往云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付之一笑即可,何必去劳心费力?且学那潇洒自在的弥勒菩萨,大肚能容天下之事,宽心能忍万千烦恼,即便是“泰山压顶”、“三刀六洞”,依旧岿然不动,气定神闲。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当欢喜心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时,我们就能体会到那“日日是好日”的清爽与悠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下半场的人生需要做一些减法

天有黑白,月有圆缺,就人的健康和体力精力而言,人生...

现生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现生即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这个是历来无数聪...

宣化上人:人生第一件大事是皈依三宝

我们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宝。你皈依三宝这件...

什么会让你迷失方向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在庙里潜心研究佛经,参禅打坐。十...

获得快乐的三个要点

福新年有很多好听的话,其中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

四条佛家妙语,每人受用终生

佛家妙语之一: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此语虽人人皆知...

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

死殁无常就是告诉你,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

济群法师《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者何】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楼宇烈:我学佛法几十年的体会

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但对于禅宗大...

在家供佛,何业不消何福不生

供养佛菩萨像。或西方三圣佛像(阿弥陀佛、观音菩萨、...

我们的生命大都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佛陀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不是一个...

化解嗔心的方法

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

昌臻法师《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

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 一...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

楞严经里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

这样的学佛思路对不对,能真的幸福吗?

问: 我的母亲接触佛法后,大事小事忙不停,把自己搞...

蕅益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念佛法门圆顿了义 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

圣严法师《念佛法门的层次》

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

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问: 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

18种喝茶方法损害健康

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慢慢地泡一壶茶...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