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如何处理学佛与未学佛人之间的生活矛盾

济群法师  2011/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学佛与未学佛,生活观念有很大差别,甚至会出现一些矛盾。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济群法师答:学佛和未学佛,生活观念和方式确有不同。这种不同,是否就意味着冲突呢?其实未必。社会上,许多人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关键是彼此理解,彼此尊重。

我们身为佛弟子,对没有信仰的人,首先要学会尊重,切莫因为“我有信仰,你没有信仰”而人为对立,甚至瞧不起对方。在充分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可寻找适当时机将佛法介绍给他们。但不要强行推销,否则反而可能引起抵触情绪。在这个问题上,要有善巧方便,要以别人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传播。

有时,我们也可能碰到这样的问题:因为信仰而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甚至引起他人的误解或非议。若有类似困扰,我们可以表现得含蓄一些,但也不必刻意隐瞒。作为一个公民,有自己的追求,有正当的宗教信仰,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之所以要表现得含蓄一些,主要是为别人着想,不希望他们误解,更不希望他们因误解而造作口业。从我们自身来说,完全可以按自己选择的方式理直气壮地生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让理想成为现实

问: 事无不可对人言,乃人生一大快事。所以我在生活...

海涛法师:如何消灾解厄呢

问: 因为胰脏癌症指数偏高,在做全身的检查,等待医...

持咒常识问答简选

问:持诵神咒,有人说不宜在家念。如白衣咒大悲咒之类...

学佛者,可以把烦恼减少一点

人生烦恼的事真的很多,不过,我们学佛者,可以把烦恼...

重罪轻报,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个生活上的困扰,希望师父能慈悲...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

星云大师:如何做人处事

做人处事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有的人活到七、八十岁,...

现在乞丐骗子很多,还要布施吗

问: 当我们给路边乞丐布施时,朋友说那些乞丐是骗子...

戒除贪欲

贪欲生忧,贪欲生畏;无所贪欲,何忧何畏? 《法句经...

出家是对家的超越,对私欲占有的勘破

在家人总是对家充满着执著,可以说,家就是执著的堡垒...

济群法师《普贤行愿品》

第一章 导论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净...

济群法师《放弃我执》

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虽然我们生活在同样...

错失良机的吴引之

民国时,苏州有位吴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

做命运的屈服者还是创造者

第一种、命运的屈服者。 他的心跟外境接触时心随境转,...

一辈子修持净土,究竟能不能去呢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么佛性是什么呢?佛就...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

【推荐】儿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请书送人大得多

印祖一生非常强调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

达照法师:一个念头的巨大影响

只要你的心起一个念头,你这个念头在十方法界,就像一...

要懂得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中国古诗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

诵经时要注意这10个问题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