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2011/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佛告宝女:“有三十二事,以是因缘,为作障碍。何等三十二?

一者、乐声闻乘,(乐声闻乘,不乐大乘)

二者、乐缘觉乘,(乐缘觉乘,不乐大乘)

三者、乐释身故,(乐帝释之身)

四者、乐梵身故,(乐梵天之身)

五者、乐为世乐受持禁戒,(为了获得世间的快乐而受戒、持戒)

六者、乐修一善,(只修一种善法,而非众善奉行)

七者、常怀嫉妒,(常怀嫉妒之心)

八者、多财贪著悭吝,(贪著财富,悭吝不肯布施)

九者、不乐劝化众生令修善法,(不喜欢劝化大众修习善法)

十者、心憍慢故,(心怀憍慢)

十一者、不求菩提心故,(不志求无上菩提)

十二者、畏菩提心故,(不敢发菩提心)

十三者、于一法中生著心故,(于一个法门生起执着心,不修学其他法门)

十四者、不善思惟故,(不善于思维)

十五者、不能亲近师长和尚善知识故,(不能亲近师长、和尚、善知识)

十六者、诽谤余部故,(诽谤其他经典、法门)

十七者、不能净于身口意业故,(不能清净身、语、意业)

十八者、不能护持无上法故,(不能护持无上正法)

十九者、得少法味吝不说故,(吝啬自己学到的佛法,不肯为他人讲说)

二十者、少解法义生大慢故,(稍稍了解一点法义,就生起大憍慢心)

二十一者、远离四摄故,(远离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二十二者、不能恭敬同师同学故,(不能恭敬同修)

二十三者、不乐念于六波罗蜜故,(不乐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波罗蜜)

二十四者、远离三聚故,(远离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二十五者、不发愿故,(不发成佛度众的大愿)

二十六者、少善根故,(善根微少)

二十七者、倒解义故,(颠倒错解法义)

二十八者、不叹三宝故,(不赞叹佛法僧三宝)

二十九者、诽谤大乘菩提事故,(诽谤大乘佛法)

三十者、自不解义诽他说故,(自己不理解法义,反而诽谤他人所说的正法)

三十一者、不觉了知诸魔事故,(不能觉悟了知各种魔事)

三十二者、乐生死故。(乐于沉沦生死轮回之中,不愿出离)

是名三十二事,障碍大乘,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宝女!如是障碍其事无量,我于今者但略说耳!

大乘所有功德无量,障碍之事亦复如是;

亦如涅槃功德无量,障碍之事亦复无量;

如生死过无量无边,即是大乘之障碍也。

宝女!若有人能远离如是无量恶法,当知是人即得大乘。

宝女!若有菩萨能得净心,是人即能获得大乘。”

“世尊,众生云何速得成就无上大乘?”

“宝女,有三十二事,众生修集能速得之。何等三十二?

一者、众生不请而往亲附;(当机缘成熟时,即使众生未请,自己也会前往为其说法)

二者、见他福德不生妒心;(看到他人有大福德、大福报,不生起嫉妒之心)

三者、至心修集无量善根;(至心修集无量善根)

四者、营他事业不生愁恼;(为他人办事,不生忧愁苦恼)

五者、至心不浊身口业净;(身、语、意三业清净)

六者、不为利养改四威仪;(不为了利养而改变行、住、坐、卧四威仪)

七者、如说而住;(如说修行,持戒、精进等)

八者、于诸众生其心清净;(对众生保持清净心,不生贪嗔痴心)

九者、终不放舍菩提之心;(终不舍弃菩提心)

十者、清净庄严檀波罗蜜;(清净庄严布施波罗蜜)

十一者、清净尸波罗蜜,怜愍毁禁故;(清净持戒波罗蜜,不毁禁戒)

十二者、净忍波罗蜜,不惜身命故;(清净忍辱波罗蜜,不惜身命)

十三者、净精进波罗蜜,得十力无畏故;(清净精进波罗蜜,为得佛十力、四无畏)

十四者、净禅波罗蜜,远离烦恼故;(清净禅定波罗蜜,远离烦恼)

十五者、净般若波罗蜜,除烦恼习故;(清净般若波罗蜜,去除烦恼习气)

十六者、修勇健定,坏诸魔业故;(修习勇健定,坏诸魔业)

十七者、至心度脱诸众生故;(至心度脱一切众生)

十八者、修四摄故;(修习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十九者、心平等故;(心平等)

二十者、不舍一切诸众生故;(不舍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

二十一者、知恩报故;(知恩报恩)

二十二者、护持正法故;(护持正法)

二十三者、修助道法不休息故;(精进修习三十七助道法)

二十四者、于诸善法无厌足故;(修学种种善法,心无厌足)

二十五者、破憍慢故;(破除憍慢之心)

二十六者、供养三宝故;(供养佛法僧三宝)

二十七者、于一切法不生诤故;(于一切法不生烦恼)

二十八者、善解十二深因缘故;(善解甚深十二因缘法)

二十九者、具七财故;(具足七圣财:信、戒、闻、惭、愧、舍、慧)

三十者、于一切法得自在故;(于一切法得自在)

三十一者、修六神通故;(修习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漏尽六神通)

三十二者、修集定慧故。(修习禅定、智慧)

是名三十二众生修集疾得菩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的四大因缘,你属于哪一种呢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在轮回中不知道漂泊了多久,...

【推荐】称名供养礼拜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地藏菩萨常以不可思议禅定之力度化无量世界众生,满愿...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

境随情起,识逐缘生

大智度论问。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

没有一件事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有一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众相恋了三年,马上就要论及...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过去在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时期,门柱被火...

圣严法师《因果法》

接着我们来讲因果,因果是从因缘而来的。从前与后的关...

优波鞠多尊者的出家因缘

(上) 佛住止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当时国内有一梵...

对治娑婆世界的爱取,这是成败的关键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

说一句「我错了」

「我错了」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很难用嘴巴说出来。人...

邪淫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惨痛教训

根据百科全书对婚姻的定义,是一男一女彼此相爱,并愿...

临终时所有贪恋通通现前,这样如何生西方

再接下来一段儿是《临终劝诫》,《临终劝诫》就是临命...

白云法师: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

用零散的时间来修系缘念佛法

我们常说,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愿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

四个次第引导你离苦得乐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是安乐的,但是如何能够安乐而...

把自己当成自己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

用佛号来取代你过去的念头

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亿声,有十百...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问: 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

南怀瑾开示准提法门修法

念准提咒,对于初学者,是否需要记数以及基本的遍数?...

药师法门的特质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唐玄奘、义净法师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