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净界法师  2015/07/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深深地了解到“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痛苦的根源,跟别人完全没有关系。我们一个人会有痛苦,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不好的联想,所以才会有痛苦。为什么圣人没有痛苦?圣人他处在这种五浊恶世,他没有痛苦,因为他没有这种错误的联想。所以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我们一种错误的名言,这个是痛苦的根源应该要消灭的。所以菩萨要离开痛苦,应该要“勤加”地修习“四寻思”,把这个痛苦的根源找到,然后用空性的正见把它消灭掉,这叫“勤修加行”。

这个地方是说:当我们知道痛苦的根源是心灵错误的联想,这样是不够的,你要不间断地去对治它,不间断的。因为在我们心中,它是非常熟练的一个境界,是一个熟境界,因为我们长时间都是往这个方向思考,它在心中已经走出一条很深很深的鸿沟了,你要把它填平不容易。

所以我们读古代的圣贤书,《论语》第一篇告诉所有的君子立身处世之道,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读圣贤书,一定要不断地复习、不断地温习,所以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因为你三天都没有修学圣贤的教诲,那只有一个结果:你跟妄想打成一片,没有第三种结果。

我经常听到一些同参道友跟我说:法师啊!其实你讲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我对这种人是蛮担心的,因为你怎么能够把修学佛法永远停留在知道!如果你修学佛法永远停留在知道,你的生命在这个层次不断地空转,你就很难突破,因为你根本没有勤修加行。没有勤修加行,你心中错误的联想,就没有办法对治,就不能提升你的生命现象,不可能!

所以这个地方,他的成败关键,我们一个人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会不断地突破,或者永远停在原地,甚至于退步,就是你要不断地听闻圣贤的教诲、思惟圣贤的教诲,这是一个关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一、佛法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 我们这一生能够遇到佛法...

佛教的十九种修持法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

穿越情绪的风暴

以呼吸照顾愤怒 当愤怒、嫉妒与绝望的能量生起时,我们...

圣严法师《时时提起无常观》

发出离心、修菩萨行。这有什么好处?一位在家人不论有...

印光大师谈女性的做人与修行

一、笃尽己分 1.女人本分在于孝亲相夫教子 所言尽职分...

达真堪布:这种经商盈利会影响修行吗

问:对每一个顾客都真心相待,价格较低,这种经商盈利...

十修歌

十修歌 一修人我不计较 二修彼此不比较 三修处事有礼...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

因烦恼而造罪时,不要这三时都有心

接着看正明事忏的下一段。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

八风的考验

俗语说:动则生风,这即是风的来源。在修行中,常提到...

念佛的两大障碍

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什么障碍要破除?一个是昏沉障,一个...

真为生死而念佛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真为生死...

佛法为人生之必要

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

妙莲老和尚《阿弥陀佛与持戒》

阿弥陀第一 净土念佛法门是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

善恶因果为什么不能立即成熟

在五光十色纷繁芜杂的世界中,有些人财势富足,而有的...

对未来的担忧和顾虑,该如何放下

问: 现在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居士内心时刻...

【推荐】做生意最精明的境界

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 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

在春节给父母磕个头

孝道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善孝为先;天地之性...

一心专念预知时至

丁?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

问: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

念佛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