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教的十九种修持法门

2016/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的十九种修持法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类别除了行、立、坐、卧之外,并有止、观等,内容则不胜枚举,例如早晚课诵、禅七净七、般舟三昧、闭关禁语、朝山参访等。今总括僧信二众的修持项目,简述数条如下:

一、四念处:透过专注的观察身体、感受、心念、心念的对象等变化,就能对自己的行为、情绪、思想和意志有高度的自觉,进一步觉察到我们的一切执着、一切贪嗔和无明。所以,四念处的修法从“缘六根、六境而生六识”开始,不排斥一切见闻觉知,于“可念六境不起乐着,不可念六境憎恶”;不是厌离人生、厌离社会,或逃避感情世界,更不是出离社会而跑到深山林内隐遁的方式。四念处是闹中取静,以社会为道场,感情世界为关房的随缘任运修行法。

二、般舟三昧:是一种“佛立”、“常行”的修持法,在为期三个月的修行中,不坐不睡,只可立可行,累时靠在绳子上假寐。

三、闭关:在佛门中修行,快则十年,慢则二十年以后,方具闭关资格。因为闭关除需要人护关外,更应注意本身的修持基础具备与否,以及对经教义理的了解深入等。如果一开始学佛就要闭关,何功何德要人来护关。尤其闭关前半年要有大德开导、教化;如果没有正念、发心,也不可以闭关,要会用功才可以闭关,所以佛门有云:“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闭关不可以当儿戏。

四、持午:即过午不食。修行中,少食有助精进用功,因此有因缘的话,可以在修行过程的某一个阶段体会一下,但不可标榜过午不食。尤其在佛门中,自己修持,也要尊重别人不同的修行方法,所谓方便有多门,各有各的修行法门,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彼此应该互相尊重。

五、参学:又称参访,就是到其它丛林道场参访学习,每一处一住三至五年,再换一个地方,也是三、五年,又再换一个地方,如此经过一、二十年后称为老参。如果不经过参学,规矩不懂,也没有威仪,就被称为新参,甚至常常被讥为冒失鬼。

六、化冬:在大陆丛林里,每到秋天,寺院僧众便开始拜访信徒,把平安符送到信徒家中,信徒回以一碗米,称为化冬。如此,一年的道粮便无须忧虑了。化冬比起每年举办一次以吃为主的供僧,意义更为深远。

七、普说:学僧单独向师父请法称独参。若于丈室或法堂为大众说法,则称为普说。

八、小参:个别请求和尚慈悲开示教诲。

九、普参:类似今日的座谈会。

十、经行:饭后散步,可以在佛堂绕佛,或在斋堂,甚至庭院或林间小径皆可,速度由慢渐快,或自行调整均可。

十一、跑香:禅堂行香,目的在运动筋骨,调和身心。

十二、行脚:云水僧求法心切,四处参访问道,因古时交通不便,多以步行到达目的地。

十三、苦行:从事劳动性的工作,如打扫厕所、看管山林、夜巡、行堂、典座等。

十四、密行:个人的修持法门,不对外人宣说张扬。

十五、共修:大众一起修行,如参加打七或定期念佛等。

十六、禁语:一般信徒在家中可行一时、一日、一区的禁语,体验一下宁静、美妙的无声世界。

十七、朝山:三步一拜或朝礼寺院,都可称为朝山。

十八、打七:可分禅七、佛七,有克期取证的目的。如果时间不许可,也可做一日或三日的参禅、念佛。

十九、止静:禅七或佛七时全体默然静坐,不许出声扰众,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其实每个人可以在一天当中有五分钟止静的时间,以做涤尘净虑、自我省思的功夫。

此外,早上起床,可在佛前上香供水,或诵念《般若心经》一卷,或诵读其他佛经或念佛;晚上可以念佛拜佛、诵经、打坐,具体可依家庭环境、时间而定,修行不在时间长短,而在持之有恒。平日生活中,随喜持诵佛号,如观音圣号,或持大明神咒;吃饭时,称念“佛光四句偈”,或“三称念”,或“五观想”,乃至小小布施、随口赞叹、与人为善、做事认真等,都是修行。

佛教认为休息也是精进,精进勇猛也要平衡、适度。修行其实就是自然、平衡、适当的生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避免跟人对立的窍诀

我们现在还很难达到真正的无我,但要尽可能地弱化我执...

益西彭措堪布:谈谈熟溜病的对治

念《普贤行愿品》是很多人的功课,而且每次上课的前后...

四念处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

圣严法师《生活就是修行》

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

用殊胜的对境来修安忍

我们有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当自己在听法或者在打坐时...

圣严法师《脚跟下》

问:禅语中常提到脚跟下或看脚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

宣化上人: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学楞严咒,就是佛的化身;不但是佛的化身,还是佛的顶...

莫把「小资情调」当佛法

我的一个朋友学佛有一段时间了。她很热心,到各种公益...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让孩子走运的秘诀

一位普通的韩国主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结了若干...

在逆境中要好好尽自己的本分

有一位太太她也是先生没有责任,抛弃了她们,结果当下...

非大悟大彻,无自由之分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

改变一生命运的微笑

小李是一个事业有成的青年,从小继承了数目庞大的家产...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

把「失去」当成习惯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

大安法师:念佛人正确的目标定位

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每天系念佛号这很好,...

【推荐】往生的人要把生死业力降到最低

净土宗要做两件事:第一个离开三界,第二个投生净土。...

虚云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营养密度最高的10种蔬菜

营养密度是近年来备受营养学家推崇的概念,它是指单位...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

闻过即怒

人人皆有自尊心,也是最爱面子的动物。就算一个痴痴呆...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