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莫把「小资情调」当佛法

2012/03/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的一个朋友学佛有一段时间了。她很热心,到各种公益团体去做义工,也经常参加一些佛学夏令营之类的活动。她说她很喜欢那种“安详”、“自在”的感觉。

而有一次,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不平事,突然间就火冒三丈,差点把房顶掀了。这时我笑着对她说:“你的那些‘安详’、‘自在’,现在都到哪里去了呢?你那不是佛法,是‘小资情调’。”

这里的“小资”,并不是指一个社会阶层,而是指一种生活状态:

“小资”一般在生活上衣食无忧,不必为了养家糊口而奔命,也没有什么病痛,安闲自在,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生活”。他们一般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他们也很有文化,了解一些佛法,也能吟诵出“春有百花秋有月”的诗句,也能引用“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来和别人辩论。

在生活中,他们有一些感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具有“奉献”、“博爱”、“分享”等等理念,偶尔也有“安详”、“自在”、“空灵”的觉受。他们也许就会认为——“这就是佛法”。

那么,这到底是不是佛法呢?

佛法在世间会变幻出不同的相貌,但其内在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的智慧。这是区别佛法与世间法、佛法与外道的标准。那么,到底是不是佛法,如果用以上标准扪心自问,自然会水落石出。

除此之外,佛法与“小资情调”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佛法所带来的安详、自在是建立在无我智慧基础上的,因此是真实的、坚固的,是能经受住境界考验的。“小资情调”则不然。

“小资情调”的核心还是一个“我”,只不过是凭借修习世间善法所得来的福报,将外界对于这个“我”的侵犯暂时地屏蔽掉了,因而保持了一种“安详”的表象;但假如这个“我”真的受到了侵犯,就依然会如火山爆发一般的不可收拾。所以,在真实的生活面前,这样所谓的“安详”是不堪一击的。

佛陀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可以做到如如不动,而我们呢,哪怕一个打火机的小火苗碰到手指,恐怕也会哇哇大叫——那时,还能“安详”、“自在”吗?

明朝末年的憨山大师,早年在五台山打坐时得到了一些境界,就自认为“证悟”了。后来他被人陷害,充军流放岭南,其间经历了种种苦难艰险,而就在这九死一生之中,他才发觉他原先所“证悟”的那些东西仅仅是浮光掠影,丝毫派不上用场。于是,他开始了铭心刻骨的反省,继而在修行上获得了重大的突破。

憨山大师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说到,他非常感谢这一段苦难的经历,这段经历就好像天地间巨大的钳锤,将他内心中蕴藏的我执烦恼锤打得一干二净,使他获益匪浅。

纵观古今高僧大德,几乎各个都是具足刚骨的硬汉,有着斩钉截铁的性格。“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他们的洒脱、自在,是经历了千锤百炼的艰苦磨砺之后展现出来的智慧,绝非轻轻飘飘、浮浮泛泛所能得到的。否则,那所谓的“洒脱自在”仅仅是古人所呵斥的“软暖习气”而已。

当今,在社会上流行的“心灵感悟”类书籍中,有很多就是这种“小资情调”。疲惫的现代人也许需要这“心灵的滋补品”。但是,这也可能是心灵的麻醉剂,因为当暴风骤雨真正来临的时候,这些真的管用吗?

世间善法本来也是好事,可是世间善法一旦披上了“佛法”的外衣而混淆视听,对众生的危害恐怕要远远超过杀、盗、淫、妄等等恶法。

品茶赏月也可能开悟,但绝不能说品茶赏月就是禅;佛法不离日常生活,但也绝不能说日常生活就是佛法。

古德警示过:“心术在毫厘之辨”。所作所为,究竟是把佛法融入生活,还是把佛法蜕变为世间法,是每一个佛弟子都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责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达真堪布:这样修行能消业积福

比如,我们吃的这些东西,住的这些房屋,在生产、建设...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星云大师《青年之病》

各位同学: 刚刚下了一场大雨,新建的西来泉挡土墙工...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

问: 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

盲目迷信不是修行

王太太觉得自己很虔诚。 早晚课是每天必做的。每天早...

弘一大师《改习惯》

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晚餐吃太饱的六大危害

现在许多人的工作节奏很快,也认真,但对一日三餐却很...

惜福感恩是防止贪念的良药

无止境地去想别人为我付出了多少。这样容易被所谓的成...

是什么因缘触动了十法界的门

我们时刻的检查自己的内心的相貌,从而反省自己的心态...

生命的则真理

我们的生命有三则真理传统称之为三法印:无常,苦,无...

为何不能「侵损常住」

十方常住:从十方来的僧人,都可以在这儿住,这叫十方...

只要话头得力,不拘动静,自然不被他转

问:古人云:参究,在搬柴运水行脚处参。今之学者,要...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

每天早上盥洗后就做这两件事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

从不寂寞

我从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

令师神通超人,平时是否教你们神通

美国度轮老法师(宣化上人)弟子恒某师、恒某师,来承天...

如何做到无欲无求

1、从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欲 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

两种十念法

十念法要辨识一下,有两种。 一种是慈云遵式提出的十...

当知杀生须还命债

平时人死了埋在坟墓里,吃荤的人把大鱼大肉吃到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