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四念处

惟贤长老  2012/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作为学佛的人,如果没有这个观点,信仰就建立不起来,道心不够稳定。

“观身不净”,要经常观察自己的五蕴身是不干净的,是脆弱的、变化的,所以不要围着这个色壳子整天打转转,贪这贪那。

“观受是苦”,就是说我们所接触的一切外境,所领受到的都是痛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悲欢离合等等,都是痛苦,因为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今天钱多,明天不见得钱多;今天地位高,明天不见得还高;今天家庭团聚,到了有一天也要分散,谁也不能保证永远不分离。所以《法句譬喻经》中谈到:积聚终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当别离,有生无不死。观一切法是苦的,无常故苦,认识到这一点,对外境的攀缘追逐,就可以看淡放下。

“观心无常”,这个“心”是什么心?妄心,众生心,有漏心。心是刹那刹那变化的,事物也是随着心在变化。《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因为这个“心”是变化的,故不可得,一切事物也是无常变化的,刹那即逝。

“观法无我”,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其中没有一个实际主宰的东西,没有一个不变化的东西,大家想想,俗语说的沧海桑田、桑田沧海,十年变化许多人。哪件事情没有变化?哪件事情是主宰?我有变化,一切法有变化,故要建立无我观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担水的启示

大家住在灵岩山寺,都是来向老和尚学。那你们就要知道...

学会忘记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

有修行,才是真正的福报

能获最胜乐,大家对此要好好想想,真的。不要再这样想...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

学习佛法应一门深入,还是博览群书

问: 学习佛法应当一门深入,还是博览群书?怎样效果...

修行人每天必发的六大善愿

第一愿:愿我乃至生生世世中,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 发愿...

【推荐】星云大师《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所要讲的是现代青年应...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

三宝的分类

佛法僧乃三宝之称。 每个人信佛,必须先皈依(归依)三宝...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含义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

八大地狱

八个大地狱。地狱大约分为三大类,即根本地狱、近边地...

中国十大著名寺院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

心安比赚钱更重要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而非物质的享受,因为一切物质...

宣化上人:一念无明即堕轮回

世上的人,都在醉生梦死中过生活,没有清醒的时候,不...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普贤十大行愿...

星云大师《佛教的净土思想》

第一篇 五乘共法的净土─兜率净土 壹前言 净土思想并...

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躯壳而忙

我们凡夫都有身见,执着这个色身是我,执着得要死,身...

修净土法门要发起出离心

没有体悟到无我(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的人是极苦...

大安法师:临终昏迷是否能往生

问: 临终不论什么情况,乃至昏迷,亦得往生吗? 大安...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到,愚痴的苦,有六种之多: 一、...

救护众生之道

大悲心为父,菩提心为母,善法为知识,能救护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