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一切皆会舍离

2011/06/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尊者在前往娑扫国城托钵的途中,看见一行人因车子坏了,满脸忧愁地坐在路旁,佛陀即开示:‘乘车时若舍离平坦的正道,而走在偏斜的路上,会导致车轮损坏。远离正法亦是如此,若起恶念、行恶行亦会感愁忧、祸患,且要忍受生死轮回之苦。’

佛陀开示完,即入城托钵。当时,娑扫国城中有一位一百二十岁的梵志与一名年仅七岁的长者子往生,两家人同时送丧,举着五彩的幡旗,妇女、小孩们全都披头散发,亲戚们啼哭悲泣,场面哀痛不已。佛陀回到精舍后,藉由这个因缘,为比丘们开示:‘人生短暂,活不到百年就死亡了,纵使寿命有超过百年之人,最后也难逃一死。因为想要保有一切,所以心怀恐惧。对于事物的贪爱心,源自于错认一切都是恒常不变,殊不知无常总在左右。死亡犹如大海,一切都因之漂荡、动摇,世间人误以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应当以智慧心观察真理,勿贪爱这个虚妄不实的我。’

‘世间的快乐就像梦境一般,醒来后还能看见什么?贪恋世间种种的人事物也是如此,当神识变灭时,还存在些什么?曾经历过的一切都已逝去,无论善恶已不复见。一切皆会舍离这个世间,唯有过去的声名仍会存在。人们因为过于悲伤转为憎恨,却又念念不舍,贪执爱恋。若能舍离爱着,就可远离恐怖,到达安详自在之处。比丘们莫起妄念,欲望会败坏名声,你们要时时观照身口意三业。今为大众开示无住的道理,应当依此修行,舍离爱憎、悲忧;当如莲花般清净无染,不执着也不希求,不听闻偏邪之事,也无需从中求得解脱,没有染污之念,又怎会有贪着之心?当如莲花般不着相,在污水中生长着,也无需离开污水。应如是修行,闻如未闻,修而无修。’比丘们闻佛开示后,皆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佛说义足经·卷上》

省思

无常是宇宙万象的定则,认清无常,才能由贪恋、爱着中出离,不再虚受身心的生死流转大苦。《圆觉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虽在生死流转中,心住正念,随顺觉性,断恶修善,终能成就无上菩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夕日首富的破产带给我们的启示

2005年,施正荣以186亿元的身价成为中国首富。然而世事...

观无常是断除烦恼的殊胜法门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因为世间之物本来就是去住无常。我...

死亡的大军是你的亲戚吗

再倾国倾城的美貌,终有老态龙钟的一天;再丰盈的资财...

人生在世谁最可靠

今晚我有机会在此与各位宣讲佛理,真是高兴。现在我要...

是否有人比佛陀更强

一次,佛陀遇到四位孔武有力、正试着搬动一块巨石的壮...

「今天」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

一个青年去寻找深山里的智者,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

济群法师:如何消除我执与贪心

我们要消除我执,必须依靠止观的力量。通过禅修培养止...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

久病不念佛,生日变忌日

【原文】 一僧瘵疾经年,久惫枕席,众知必死,而彼无死...

世间上有五件事无法避免与脱离

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入舍卫城托钵,途中看到一名梵志...

皈依的狼遇上了皈依的虎

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里,一只焦急似火的饿狼盯上了大...

培养第二念的反击力量

我们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就是创造一...

能够长寿的不是富裕或条件优越的人

经常可以看到,能够长寿的不是那些生活富裕或者处于优...

护心勿起瞋

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

如何与慧律法师交流问题

问: 祖国大陆的佛弟子无法与上人近距离交流,修行中...

母亲的一切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母亲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

内心有障碍有烦恼该怎么办

我们有了障碍、烦恼怎么办?应该要用佛法来战胜它。这...

星云大师《改变心态》

有一个年轻人,刚结婚时,逢人便说,有了家庭生活多么...

【推荐】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

佛号是一个广大的无量光无量寿,但是问题是,是谁去念...

印光大师谈往生极乐的条件

1、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 净土法门,以...

人生三论

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