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能够长寿的不是富裕或条件优越的人

2013/04/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能够长寿的不是富裕或条件优越的人

经常可以看到,能够长寿的不是那些生活富裕或者处于优越自然条件的人,而是过着清心寡欲生活的佛教徒。据佛教资料和医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佛教徒长寿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日常修行。其中,素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人所共知,佛家吃素食。佛家认为,食素最利于养生,素食的好处有很多:

一、食素可以增强体质

佛家所倡导的素食,即蔬食,是健康食品。因为蔬食富含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维生素A可以抵抗传染病,是皮肤、眼睛、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泌尿器官等所必需的抗体。

二、食素可以延长寿命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这是一种水溶性纤维,被国内外营养专家称为“绿色清道夫”,可以促进肠道消化,有利于清除体内的毒素,稀释大肠中的致癌物质,防止肠癌的形成。

三、食素可以增加智力

国外的研究者发现,吃素的人神志清醒,思维敏捷,而吃肉的人则易神志浑浊,反应迟钝。因为大脑细胞所必需的养分从主到次分别是麸酸、维生素B和氧,而食物中谷类和豆类含麸酸和维生素B最丰富,肉类中此营养成分含量少,且偏爱吃肉的人的血液会变酸,失去造血功能。美国的相关研究人员也有类似的报道,并指出,多吃素食有益于身体健康,且能减少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发生。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坚信素食养生,有益健康。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初一、十五吃素的习俗。按照中国的古老传统,人不应该过分追求浓烈的厚味饮食,而"平易恬淡"才是养生的基本原则。《吕氏春秋》之《重己》篇指出,善于养生的人是"不味众珍"的,因为"味众珍由胃充,胃充则大闷,大闷则气不达","众珍"主要指游鱼、飞鸟、走兽之类的动物食品。认为这类食品吃多了会使脾胃消化功能呆滞,还会影响气血功能的畅达。

明代医家李延认为,对中年人的精气亏损采取服药补阴阳的方法,一般都不能收到尽善尽美的效果。唯素食调养,能气阴两补,助胃益脾,最为平正,不仅适合于中年肾亏,也适合于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其它亏损病症。明代儿科学家万全,在其所著《养生四要》里也再三倡导学习古代和尚淡泊的生活方式,他认为素食可以使人的体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现在,素食养生的观念已经被很多人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素食,享受如此纯净、如此美味,体会自然、体会回归,不亦乐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何必等到有事才持斋

无论佛教、道教或是民间信仰,很多人都相信持斋有功德...

若不戒口吃素,这些地狱果报可能有的受

大家诵《地藏经》,讲到光目女的母亲曾在地狱受极大苦...

怎样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

问: 我从现实生活中、新闻中、书刊网络文章中看到了...

佛法点滴之生活篇

我们每天要吃饭,就不能像世间人那样,我们在这个上面...

癌症源于食肉

你可能蓦然发现,这几年这么多亲朋好友走了,是因为一...

素食让你的身体更健康

素食绝不是粗食,更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农家饭。素食作为...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回答这个问...

善恶会影响寿命的长短

古语道:善恶一念间,境界全不同。善恶不仅属于道德范...

从年轻时就要开始预防的7大疾病

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GeorgesBenjamin博士认为,当我们还...

孝顺儿女,孝顺孙

在佛教里经常可以听到冤亲债主这个词,其实大家都是冤...

蔡礼旭老师:勤奋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好

为什么人际关系会好?比方说,几个同学一起在同一个寝...

修行人的生活起居有什么注意事项

问: 修行人在生活饮食起居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索达吉...

婆罗门妇害母遭自灭

昔日,有一位婆罗门,他的妻子姿容美艳,但是妇德不佳...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倓虚大师记忆中的弘一律师

记得弘老来时,是在旧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气尤其...

让一切行为都成为财布施

财布施是圆满财富的因。但是财布施并不是必须要拿出很...

李炳南居士:忆佛念佛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

星云大师《青年之病》

各位同学: 刚刚下了一场大雨,新建的西来泉挡土墙工...

欣求极乐的两个修观方法

怎么欣求极乐呢? 思惟依正庄严,成就内心的安乐;思惟...

哪几种人最容易遇到违缘

违缘和邪见是各种各样的,关于菩提心学处的违缘和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