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遇到逆境才有机会消业障

2011/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佛陀这样的圣者也有敌人。

活着,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批评,因为,你再用心、慈悲,也无法尽如人意。在说话时,牙齿都会咬到舌头,自己的口舌都难以控制,更何况是长在别人身上的嘴。

佛陀教世人要观自在,只要观看自己,认识自己,就能够活得自在,但我们的眼睛、耳朵就是不听话,爱追寻外界的讯息,尤其是对自己的风评,更为注意,更加提高警觉,听到一小段话,就自己对号入座,以为别人在谈论自己,心里七上八下,整天过得不自在,结果别人只是在谈论他家的狗,自己才清醒过来,原来被自己摆了一道。

日本有位白隐禅师,他的崇高修为,被邻居们尊奉为过着纯洁生活的人。

有位女孩未婚怀孕,她父母知道了非常生气,严厉逼问女孩,对方是谁?女孩先是不肯说,后来实在躲不过去了,说出了白隐禅师的名字。

她的父母听到勃然大怒,于是气冲冲去找白隐禅师算帐,白隐禅师听完后,只说了一句:“哦!是这样吗?”孩子出生以后,就被送到白隐禅师那里照顾。

此时白隐禅师已经名誉扫地,然而他并未因此受到干扰,默默忍受着他人的白眼与非议,独自准备孩子所需的一切用品,细心照料这个幼小的生命。

一年以后,年轻的妈妈实在忍受不了良心的责备,终于将实情告诉了她的父母亲,孩子真正的生父是外村的一个年轻人。她的父母亲得知真相后大吃一惊,立即去找白隐禅师,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诚恳的请求他的宽恕,并将孩子领回。

白隐禅师把孩子送还给他们时,只轻轻的说了一句:“哦!是这样吗?”

白隐禅师心中不起任何嗔恨、不平,因其心中没有感到我被冤枉,问题来了,只是顺势接下手来,把它处理好;问题走了,则放手让它离开。禅师不受外在事物叨扰清静的心,才能过着身心自在的修行生活。

我有一位朋友,个性温和,不爱跟人计较,和同事间相处的很融洽。有天下班时,发现自己的车子,被人刮得惨不忍睹,左思右想自己得罪谁,却也不得其解。问同事,同事替他抱屈,还扬言若找到那个人,必定要好好的修理他。我朋友只好自认倒霉,花了几万块,把车子重烤漆。过了一个月,他准备下班回家时,竟有位同事跑来,告诉我朋友,车子是他刮伤的,他原本是想要报复另外一个人,结果认错车,造成一场误会,并愿意赔偿损失,希望帮他保守这个秘密。我那朋友看他诚心道歉,也当作没这回事,大家还是和平相处。

 

 

在这世间,你不犯人,他人却会主动跑来找你算帐,平白无故被人陷害,冠上莫名其妙的罪名,让你身处窘境,或是努力了大半辈子却不得志,其实这些事情不是空穴来风,事出必有因。

想起一位朋友的故事:他是位检察官,为人正直清廉。年轻时很喜欢钓鱼,一有空闲,到处找朋友出海钓鱼。他身上有种怪病,晚上只要躺下来睡觉时,背脊就会感觉一阵阵酸麻,到医院去检查,却找不出原因,这种病跟了他三十几年,让他无法好好安眠。

快到退休年龄的他,最近却莫名扯上贪污案,被人做假证,陷害入狱。还好他修行有为,去狱里看他时,他也不起怨恨心,还告诉我,这样也不错,可以趁机休息,过过不一样的生活。因他办案经验丰富,其它的检察官遇到问题都来请教他,因而成为他们的顾问,也正好将经验传承给下一代。

就这样无辜坐了三个月的牢,事情终于水落石出,最后无罪释放。从狱中出来后,他晚上都可一觉到天亮,背脊不再感到酸麻,反将把宿病给治好了。

之后他想起过去爱钓鱼,喜欢鱼被钓起来的快感,因而投射到他的背脊上,让他受此痛苦,这次被人冤枉入狱,正是让他还清业报的时机。

因此,别妄想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你,因你不知道在哪个时空里,得罪、伤害了人,而不自知,不自觉,只是时机到了,对方以牙还牙而已。当遇到冤屈、不平、毁谤时, 不要感到痛苦、难过,把它看做是在帮你消业障,前世欠债,今生来还清,还完了,帐清干净了,你和他人的恩怨才能结清,下辈子才不会继续再来纠缠。

遇到逆境时要心存感谢,它的出现可以让你重新认识自己,你才有机会还清过去世中,欠人的因缘果报。因我们的智慧不够,只能知道此世所做之事,不了解前一世自己做过什么,唯有它们来找你时,才有机会看到过去的我。

既然我们无法知道自身果报,到底欠了多少债没还,债主还会不会上门讨债,何不多学学弥勒菩萨的 “大肚能容天下事,笑开天下古今愁”,逍遥自在过完这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鼓舞别人在逆境中奋起

一群人到山上打猎,其中一个猎人不小心掉进很深的坑洞...

命中注定还是命随业转

我们平时讲有定业,命中注定;很多人就是搞不清楚,到...

轮回中有哪六种苦

说到解脱,首先要有解脱的意向,也就是出离心。怎样才...

修学佛法最应警惕什么

问: 当下修学佛法的人最应警惕的是什么? 道安法师答...

做恶梦的时候,你还能念圣号吗

假使说,我们临命终时能够念佛号,能够念大乘经典一句...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

一切业障皆由妄想而生

前面我们谈到了禅宗的历代祖师,明佛心宗,行解相应,...

要选择希望还是绝望

有兄弟俩,一起外出经商。然而,在半途遭遇了恶人,他...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

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

名与利捆绑着我们

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

分分秒秒观照当下一念心

过去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深山里的道场打坐用功。他...

打扫心灵的房间

房间要经常打扫,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居住在这样的房...

佛示比丘四法要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等五百...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当我们看到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可曾想到这个小生命从...

观音菩萨德最优,正法名佛久证修

观音菩萨德最优,正法名佛久证修。 浩浩宏恩被沙界,巍...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

【推荐】远离舌尖上的地狱

学佛的人都知道《地狱变相图》,对于地狱的存在,有人...

人生十个「悟」与「省」

一、好与坏 好,自然欣喜,坏,不怨亦烦。好事在一定的...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

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千二百五...

虚云老和尚:犯淫戒的过失

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