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切业障皆由妄想而生

绍云法师  2015/05/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切业障皆由妄想而生

前面我们谈到了禅宗的历代祖师,“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那么,“行解相应”就可以做祖师吗?

“行解相应”的话,要真正有实证才能称为祖师。没有证,就不能称为祖师,就是文字游戏。所谓“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内不乱,要看不乱到什么程度,初定下来个把小时也是不乱;一天、一月不乱是一种程度;一年两年、十年八年不乱也是一种程度,真正到一心不乱的时候,如《普贤行愿品》里所讲:“我于一念见三世,三世一切人师子。”他的一念包括过去、现在、未来,那是菩萨境界,不是我们凡夫所能达到的。

如上所说,我们修学佛法离不开修证,而修证的前提是首先要“入道”,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入道?

从禅宗的角度看,达摩祖师讲过一首偈子:“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二入四行论》里有这句话。“外息诸缘”就是外面一切攀缘的事情,你都把它停下来。“内心无喘”不是喘气的“喘”,是指对于妄想你不搭理。既如此,外面的事情你放下了,里面的你又不搭理,这样,对于你这个人来说,心境如墙壁一样冰冷、笔直。“可以入道”就是和道才能相符契合。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是入道的起码功夫,所以说,没有妄念,才能入道。反之,若不能“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就不能“心如墙壁”,就谈不上“入道”。 何为道?道业者,须臾不可离也。不可离什么?不可离当下觉照这一念。你有二念的话,那就不叫道。没有二念,才有一个道。

佛法离不开世间法,我们在家二众在生活中修行时,往往因为烦恼业障较重,妄想较多,总觉得自己修持还不够精进,这是怎么回事?此类问题如何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不能参禅念佛,你想一点烦恼没有,一点妄想没有,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何正视这个妄想,如何对待这个烦恼,这就需要你对佛教的理论有所了解。

学佛有四个步骤:信、解、行、证。信心有了,还要对佛法教义有所了解,既要了解教义,也要了解自己这个个体。了解自己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对照佛法教义,观察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这里不是指男人女人,不是这个意思,这指的是要对自己善根福德因缘的深浅有数。善根深厚、福德因缘好的人,他一闻千悟,你只要讲一句,下面有多少事情,他就都了解了。而且在修行上,他能很快就达到三摩地,即是正定。那这个是因为他在过去世有深厚的修行底子,如同走路一样,他以前走过了,再有人一提,他意识马上就能到达这个地方,到达这一步。

心里总是有妄想,妄想多了又怕妄想,又因为妄想多了而起烦恼。那这个时候你要思维了:我过去世修行的还是不多,要是多的话,我不该有这么多妄想,有了妄想才有烦恼啊。这样你自己考察自己:用你的觉照力考察自己。你知道打妄想的这个人是谁?又是谁知道在打妄想?难道打妄想的是一个人,知道打妄想的又是另一个人吗?是两个人吗?你好好问问自己,这样你就会了解,这个妄想就是无始劫来的习气,习气就是业障。

对佛法了解之后,就会明白:“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业障就像大海,都是由妄想产生的。“若要消妄想,端坐念实相。”实相是什么呢?实相无相。妄想就像大海里面风吹起的浪,是业风吹起来的浪,浪一大,什么妄想都出来了;风一停,浪一息,还是平静的大海水。在这个道理上理会:这是业障风在吹我这个识浪,才产生这些妄想,由妄想而生烦恼。但是我如何才能停止妄想呢?就时就要观照实相:妄想从哪里来?妄想没有实体,不像这个桌子,你能摸到它吗?你能看到它吗?你能和它讲话吗?但是它有一定的力量,搞得你烦得不得了,而你一搁置它,不搭理它,它马上就没有了,你试试看。你一观照它,它就没有了。这样心平气静以后,念佛的人再把佛号提起来,参禅的再把话头提起来,就又是一番境界了。回去要不断地自己训练、不断地实验,好好“行”,“行”了以后才能“证”,“证”就是体会呀。清净心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要多看《楞严经》,修行的一步步,佛在里面讲得很清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绍云法师文章列表

念经时的妄想和昏沉,该如何去对治

很多道友说我念经的时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经不知道...

宣化上人:吃饭前三念五观

出家人用饭前有三念,首先用调羹吃三口汤,每一口作一...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

若每天都会看见众生过失或是非,那就要赶快去忏悔,因...

佛说方等泥洹经

佛说方等泥洹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王舍鹞山,...

理跟事不能分开

佛法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叫事,一个叫理。事就是事物本...

念佛怎样摄住意根

这个意根,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地对待过,...

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问: 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大安法师答:...

如何判断真心与妄心

真心跟妄心,我们凡夫是永远混在一起的。我们现在修行...

积极与消极的「活在当下」

佛教主张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然而,对于活在当下的理...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接触异性时会生起贪欲。如何能制止

问: 接触一些异性时,内心往往不由自主地生起贪欲。...

心律法师:白露时节宜修身养性

2011年9月8日,节气白露,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季。...

一切事物都是抓不住的

一个小孩喝水,奶奶给了他一个漂亮的玻璃杯,小孩一见...

世间人讲公平,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

到极乐世界能得寿命无量,修行永不退转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佛陀又...

吸烟的危害超过五荤

此文由龙树菩萨札记中录出,所论烟草之害,较五荤尤烈...

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问: 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答:...

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

我在想: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年轻的时候,...

圣严法师《帮忙保平安》

有次我去拜访一位相当有钱的居士,他家门口有保镳站岗...

须菩提观空息病缘

过去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时,有五百位大比丘随佛一同住...

观机说法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

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别人如何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