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眼盲心不盲

证严法师  2012/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记得当年台东的佛教莲社是由一间木造仓库改造而成,处处钉着木柱、支架。有一位盲者每次进来都未曾拿拐杖,而进门后,从不曾碰撞到四处林立的支柱,每当他快碰到柱子时,身体自然会闪开,是以令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有一天,我看到他从外面进来,于是蹑脚走到他的旁边,想试试他的反应,结果他一闪而过,并没撞着我。我那时的感觉是他能听出人的呼吸,听觉真是敏锐;后来又得知,他可以背诵全七卷、十万字的妙法莲华经!我曾经在他诵经之时,拿着经文一字字核对,发现他竟然能一字不漏、一字不错,且经常有许多明眼人向其请教经文、佛法。他并且善奏扬琴、能够闻声起乐,诸多的才艺,实在令人叹服;他就是一个「心眼清明」的最好例子。

◎穿针引线见神通

有一次,我到花莲新城乡去复查一家感恩户,这个家庭两夫妇都是盲人,有四、五个

小孩。到达时,他们的屋门未关,所以我就一面走进去,一面小声地说: 「门未关,大概人在的样子。」结果马上听到里面回话说:「有人在」。寻声走进去,发现她坐在床沿,手上正拿着衣服在缝补,我就站在旁边看她补衣服;适巧此时针上的线用完,她就偏着头,一手拿针、一手拿线,一次、二次、三次、第三次竟然把线从针眼给穿了过去,实在令人非常佩服。因为她不用肉眼而是用心、用精神的力量,所以虽说针眼是非常的小,虽说她是个眼盲的人,但她照样可以穿针引线,这种工夫就是所谓的「神通」。

说到神通,佛教也有个故事。

阿那律陀是佛陀的堂弟,跟着佛陀出家佛行。每当佛陀开始讲经之际,佛声一出,阿那律陀就开始打瞌睡,而讲经结束,他又立刻醒来。如此周而复始,佛陀于是数落他:「如此贪睡,索性去当海底蛤,海底蛤一睡三千年。」

阿那律陀听了深感惭愧,回到寮房即发愿:「从今起决不睡觉,眼睛不闭,直到开悟

为止。」此后,他每天都睁大双眼,不敢睡觉,忍受不住时,就拿草撑开眼皮,如此经过七天,眼睛未曾合过。尽管佛陀数次前来劝说,他仍然一点也不肯休息,最后他的眼睛便由发红而失明。

佛陀悯其亦诚,慈悲的慰问:「虽然你的眼睛已失明,但你的心是清明的。」并教授他如何修定,以重见光明。澄清静虑一段时日后,阿那律陀自然成就天眼通,能够得见天堂及地狱的种种景况,也因此,阿那律陀有「半头天眼」头陀之称。

◎心眼清胜过肉眼明

是以,我们平时须让心休息,「休息」是指平息欲望贪念,不作分别想。眼睛看见了外界的事物,容易让我们起分别心,分别若多则烦恼亦多,人常说:「不见为净」,若什么事物都不去看,我们的心自然就清静,心清静则耳根聪、耳根聪则声不乱、声不乱则心生智慧,心若生智慧则明晓一切道理,进而减烦恼、息造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多吃深色蔬菜可抗眼睛衰老

近年来,营养科对婴幼儿的视力保护和发展,还有发病率...

眼明心却盲

数年前,我在为佛学班上课时,学生中有一位弱视青年。...

观世音菩萨治眼法

观世音菩萨治眼法 救苦观世音 赐我大安乐 与我大方便...

何谓五眼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

按压明眼穴,舒缓眼睛疲劳

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

电脑族的七种护眼水果

专家介绍说,长时间看电脑眼睛会干涩,是因为眼睛视网...

枸杞和菊花治眼疾

为了不让大家失望,笔者必须每天写博,故而需要长期工...

猪肝和胡萝卜谁更能明目护眼

很多人为了明目而经常食用猪肝,还有不少幼儿园规定每...

嫉妒造业,随喜有功德

恶念,就是从贪、瞋、痴所生出的。我们带着贪、瞋、痴...

幸与不幸,完全由自己而定

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

证严法师:不说是非难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

「修」心养性,端正「行」为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时,很多人会说:「太早了!我现...

倓虚大师亲述念佛往生的故事

关于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临命...

工穷力极本来面目现

看那无思无为前,如何是本来面目?四威仪皆可参,要以...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含义

我们前面讲义大科,讲到五戒的法门。受持五戒,它有两...

星云大师《佛教对因缘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二千五百余年前,释迦牟尼...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多么洒脱的一句话,多么豁达的...

阿弥陀佛的「诸佛称叹」愿

诸佛称叹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

人生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的...

当别人指责自己时如何做到不生气

问: 有人当面用很难听的话指责自己时,如何才能做到...

吃啥像啥,肉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人类为了肉类蛋白的营养价值,吃了大量的肉食。然而当...

布施奉献才能得到快乐

每一个人都要懂得布施,因为它是生命实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