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2016/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通过不断修心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励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意思是,从此之后,终日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小心翼翼,于是便觉得与以前不同。以前只是悠悠放任自己的身口意,而现在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即便在暗室之中,也生怕得罪天地鬼神;遇到有人骂我诽谤我,也自然能坦然容受。

起了恶念、说了恶言、做了恶事就会减损自己的福报,《感应篇》中说,福报减少了,就会出现以下现象:

一、贫耗,也即变得贫穷、衰败,已有的财物会渐渐无端失去,而且无法享用自己拥有的财富。例如,原来生意做得很好,挣钱很容易,现在生意却做不下去了,挣钱变得艰难;原来家道小康的,现在却度日维艰;别人花一块钱能享用的饮食资具等,自己要花十块乃至一百才能享用到,这都是自己造恶使得福报大大减损而造成的。

二、多逢忧患,也即会遇到各种忧患之事。家庭、事业、人际来往等危机四起,让人操心忧愁的事情层出不穷,内心体验不到安乐,唯有忧愁与痛苦缠绕,脸上见不到笑容;一点小事就会让自己忧愁个半天。这也是福报大大减损造成的心理感受。

三、人皆恶之,也即厌恶自己的人越来越多。即便是家庭成员之间,本来还能和睦相处,现在却经常彼此厌恶,发生争吵,家庭再也不是放心休息的港湾了,而是纷争痛苦之地了;原来的好友,现在却疏远或反目成仇;在他处见到的陌生人,也会无端地厌恶自己,不愿意与自己打交道。这也是福报减损造成的。

四、刑祸随之,也即官府的刑法以及天灾人祸会降临。由于不自我控制而造下恶业,有些是国法难容的,于是就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有些是天理难容的,于是就会遇到疾病、癌症、斗殴致伤、车祸地震等天灾人祸,使得自己遭遇惨痛的果报。这也是福报减损造成的。

五、吉庆避之,恶星灾之,也即吉庆之事以及善神会远离,恶神会降灾给此人。人若不断造恶,而且不知反省与悔改,善神就会对自己产生厌离与失望,于是各种吉祥欢乐的事情就会渐渐远离自己,而恶神会渐渐靠近,并且降灾于此人。这都是自己不畏因果,肆意妄为与造恶导致的后果。

如果一个人的福报彻底减损了会怎样呢?会再也没有福报活在人世,而是悲惨地离去,投生到地狱、饿鬼与畜生这三恶道去感受更大的痛苦。能投生为人,需要前世守持五戒、奉行十善,积累很大的福德资粮。现在福报损尽了,当然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剩下的福报越少,所投生的三恶道就越苦。

所以,我们应当知道,起念造恶,认为无人知晓,不会有恶报,纯属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每当我们想放纵自己内心起恶念时,应立即这样警醒自己:“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俗眼易骗,鬼神难欺;善人好欺,神罚难逃。”作为佛弟子,更应忆念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心念悉知悉见,若生恶念,当即应在佛菩萨面前生大惭愧心,发誓再也不造此恶。恶念如果能得到控制与去除,则恶言恶行自然不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从种种恶缘中解脱

若是有好的因缘和福德,在哪里工作、生活都可以,不然...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

佛说邪淫有十种罪

○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护,或母所护,或父母所护,或...

掌握自己的命运要先深信因果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

改善命运的秘诀

不少人在遇到运程阻滞、生意失败、事业不利,或婚姻受...

善因为何会引发恶果

问: 很多慈悲的人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不知佛学...

佛说宿殃掷石出血之因缘

世尊于阿耨大泉说法时,在场的五百位比丘除却阿难尊者...

肾脏出问题时会产生的现象

当肾脏出现问题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的现象会有: 1、肾...

参禅琐语

1、二六时中不间断的看取本来面目。看到心路绝,妄情消...

毁灭福禄的六个日常行为

1 杀生 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买肉吃尚造作...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大法句经...

印顺法师:修学观音大悲法

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人间。...

老和尚们无一人在痛苦中圆寂

我在云居山的时候,从21岁开始担任僧值师。僧值师就是...

吃素减少毒素的吸收

素食者都相信素食的好处是会使人健康、聪明、苗条,这...

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僧吗

一位微博上的网友问了我一个问题: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

烧香拜佛不是交保护费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这么一种佛教徒,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

萧伯纳:钟爱素食和阳光

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戏剧作家,被誉为幽默与讽刺的语言...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

佛教《四威仪偈》是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广为游行的讲述行...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表面看来,好像佛学与医学毫无关系,了不相涉。但如果...

十供养赞

香: 心然五分 普遍十方 香烟童子悟真常 鼻观妙难...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问: 请问师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么解决? 仁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