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学佛之通病

2011/08/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较大障碍,自己往往不易察觉。简略概括通病如下,供实修者参考。

一。略有知见,如得至宝。逢人便说,不识方便因缘,滔滔不绝不能自制, 反使他人对佛法产生误会甚至生厌。

二。深著自己所学法门。总觉自己所学法门为无上直接,其他皆是方便劣等。不知他人因缘,自赞毁他,妄分大小高下是非。如此谤法毁佛而不觉悟,令他人对自己所学法门生起疑悔厌离。

三。学习过程中,不能以四依法,三法印等佛陀遗教为准绳。往往追逐迷恋名师讲法,如合自己情意,深加爱著。远离经教不善思维。

四。乐于朝名山拜大佛,参名师赶法会,以此为功德不知时节。轻于勤修与自检,贪图捷径方便。

五。深著灵异,乐于谈及感应灵变,预测治病,神通天眼,见光遇佛,神佛点化等等。令人生起迷恋邪见。

六。对佛法的理解偏离平常与实践。往往对有些流行现象不听师教去正确对待,却盲目追求。如流行民间的密宗灌顶加持消业,焚烧纸钱元宝偿还前世业债,咒水灵符驱邪治病,风水巫术预测吉凶等等。对此不能生起正见,贪求当前利益与感应,好高骛远。

七。对正法不能生起不坏信,往往供养追求鬼神精怪。亦冠以佛法光环与美名,或曰护法,或曰方便,或曰慈悲。如是种种使低级粗俗之信仰堂而皇之登上佛教大雅之堂。令世人对佛法生起邪见,沉著迷信。亦给邪魔外道提供繁衍扩张,遗害世人和障碍学佛的土壤。

八。乐于拉帮结派,对不同自己法门之同修,盲目排斥诋毁,分裂佛教团体。为维护自己团体利益,不惜歪曲佛法而攻诘他人,不能老实谦下顾全大局。

九。挑拣佛法僧中之是非人我为话柄,以宏法利生自居。破坏学人对三宝之正信。

十。缺乏正念。对苦行,持戒,修定,神通等等,不解精髓,对其外相贪爱乐著,盲目推崇,使恶人有可乘之机。缺乏自信,自误误人。

以上种种,我们或兼有一二,仅供学人参考自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勿错会我意而徒生是非。

学佛之最大的通病在于,说得多,做得少。昔苏东坡问一禅师:“什么是佛教?”禅师答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东坡笑言:“这三岁孩儿都晓得?”禅师回答说:“三岁孩儿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的确如此,学佛重在平时按照佛说的道理去做,如果佛学是佛学,你是你,那确实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仅能结点佛缘而已。此为第一大通病。第二大通病就是,不敢承担,不能深信自己就是佛。六祖大师说:不明本心,学法无益!就是告诉你要敢于承担。观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成佛,只有明白了这一点,学佛才能够真正上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被玩坏了的「开光」

开光是许多宗教都有的宗教仪式。在我国,佛教中有开光...

念佛与念观音菩萨的关系

观世音菩萨代表阿弥陀佛慈悲的一面,寻声救苦,拯救众...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 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

谁是真佛?谁是真菩萨

经常有很多人问我:师父你能否告诉我们,谁是真佛?谁...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含义

《金刚经》说,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么...

不信佛的人对佛教的诘问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含义

我们前面讲义大科,讲到五戒的法门。受持五戒,它有两...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僧无为 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齿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

爱心的良药

现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虽然日新月异,但我们也...

在生气时,自己照照镜子

当愤怒生气时,拿出镜子看看自己,这时的你一点都不可...

诵《金刚经》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

宣化上人:六道轮回

我们人为何颠倒?即是无智慧。为何背觉合尘?也是因为...

至今未受三皈五戒,这样算盲修瞎练吗

问: 弟子学习的途径为自学和网络听法师讲经,每日定课...

赞美的魅力

有一项管理发现,最受欢迎的同事是有团队精神、乐于助...

为利益而舍道德,人生必将埋下隐患

对大众来说,遵循道德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

学会忘记,就那么简单

对于已经错过的一些东西,或许不用再试着去挽留,错了...

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

人生不会总倒霉

人皆可圣。你们一再称我是经营之圣,我决不是什么圣,...

感恩的活着

因为活着,所以找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

大殿的法器都有哪些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