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梵志丧女 焉知非福

201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弟子们开示时,有位梵志失魂落魄地来到精舍求见佛陀。原来这名梵志有个才十四、五岁的女儿,相貌端正、聪明无碍,却因为突然染上重病而命终;祸不单行的他,赖以维生的田地好不容易等到麦子成熟,却又被一场大火烧得精光。梵志为此苦恼不已,忧愁恍惚,甚至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后来,梵志听人说:‘佛陀是一位大圣人,为人天导师,时常讲经说法,为人排忧解难。’于是梵志特地前往精舍,拜见佛陀。

梵志来到佛陀面前,恭敬地问讯礼拜、长跪合掌说道:‘佛陀,我没有儿子,只有一个掌上明珠,我非常地疼爱她,拥有女儿的幸福让我什么忧愁都忘记了。但是,前阵子她却突然生重病过世,留下我一人,我实在无法克服心中的悲伤,希望世尊能慈悲开示,化除我忧伤烦恼的心结。’

佛陀为其开示:‘世间上有四件事是无法长久的:一、看似不变的事物必会遭遇无常变化。二、世间的富贵必会消弭成为贫贱。三、有相聚必有别离之日。四、再勇猛强健的人终不免一死。’接着,佛陀又说了一首偈子:‘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

梵志听完偈子后心生法喜,即刻化解了丧女的哀痛,并且希望能跟随佛陀出家修行。因为佛陀的威德力,梵志当下须发自落,成为一位庄严的比丘;日后精进用功,思惟无常之理,证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一》

省思

学佛最可贵之处,并非从此就能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而是在于面对顺、逆境界时,能以智慧心了达因果及无常之理,并且积极地从因上努力。所以顺境时,须知是众缘和合成就,不骄矜自满;逆境时,亦知是过去恶因今日果熟,须惭愧忏悔。所以,只要我们学会以佛法转念,生活中处处皆是光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变化之苦

变苦是六道轮回中的三大根本苦之一。比如说在人道中,...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

不要生活在过去

在太平洋布拉特岛附近的水域里,生活着一种鱼,它的名...

愚痴者只看外表

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前往舍卫城化缘的途中...

众人财富如闪电,身如浮泡无常性

众人财富如闪电,身如浮泡无常性, 我等陷于病魔中,甚...

常拳公主

某日,佛陀带领阿难尊者及众比丘入王舍城托钵乞食,在...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

禅房门外的绊脚石

方丈禅房的门外,是用青石铺设的地面,奇怪的是,正对...

大迦叶-头陀第一

树下生伟人 假若有人从两千五百年前到现在肉体还活在...

猎人闻法得道

昔日,佛陀在摩竭国甘黎园中城北石室窟中说法。当时有...

挂铃铛的骡子

有一则很有趣的寓言:一头骡子脖子上系着铃铛,骡子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整个中国陷入了战争之中。...

想要消弭灾祸,应从五戒十善做起

在座诸位,我们在沦陷期间,受敌人蹂躏,水深火热,今...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

如何留住好人才

如何寻求合适的人才是一门大学问。刚开始时,谁都不知...

好好说话就是一种修行

如果有愿力,受苦就有意义,苦就不再是苦,而是生命的...

圣严法师《无常就是永恒》

一般人对人生的追求,大多从物质、精神、永恒三个方向...

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世间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杂...

临终接引愿对我们非常重要

勤修我皆接引愿,亦称临终接引愿。这一愿表达的是:十...

【推荐】往生净土不能存侥幸心理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观经》中的下三品往生说,反正...

时常做怪梦恶梦,用什么办法解决

问: 弟子时常做怪梦、恶梦,长久以来睡境难安,身体...

天趣之因与果报

一、天趣之因 天趣之因就是:这个世间人不求常住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