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净界法师  2017/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用攀缘心念阿弥陀佛,所有的佛号都变成一种攀缘的力量。

阿弥陀佛是无量的功德,但你的心是染污的!内心是攀缘,一切法成攀缘。我们必须透过大乘的禅观来“破妄显真”,真实的找到我们的家,然后从那个地方,提起佛号,这个佛号才能够坚固。

那我怎么去找到我的家呢?《楞严经》的思想模式就是“空、假、中三观”,你遇到任何的人事问题,你永远保持“空假中三观”。第一、你要先修“空观”破执。当遇到一个生命的现象,可能是个顺境也可能是个逆境,我们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心随境转”,我们顺着因缘的方向去走,那就错了!

《楞严经》告诉我们你要逆向思考,你要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你不要管这个因缘怎么走,要去“回光返照”,你为什么有这个色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答案就是:“觅之了不可得。”我们从“空性”而来,就只是一种业力的显现,我们过去曾经有一段的业力,现在表现出来了,创造你今生的这个假相,这个假相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就只是生命的一种假相,它没有真实的体性。

当我们看清生命的真相,我们的内心开始平静下来,开始无住;能够不住在色受想行识,从今以后不再跟著我们的感觉走,这叫“正念真如”。在你回家的路途中,虽然感觉还会不断的干扰我们,我们过去习惯贪恋娑婆的想法,还会不断的刺激我们,但是你可以做到不随妄转。你连断都不要断它,因为它是虚妄的,你只要不跟它结合,它就对你不能产生干扰。所以在整个生灭的因缘当中,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家,这非常重要:第一、让你今生能够达到最大的安定。第二、让你所念的佛号变得非常的坚固不可破坏,你的烦恼不能障碍你,即使你有病痛也不能干扰你,外在的鬼神、外在的魔王也不能刺激你,因为你的心住在一种真实不生灭的本性。

从《空观》找到我们生命的安住处;《假观》让我们务实地面对生命,也不要否定今生的五阴假相,往生净土的资粮,还得靠这个假相,靠你的身体来拜佛、靠你内心来忆佛念佛。观一切法空,但是不要对它产生执取,我们叫做“借假修真”。用“空假中”的智慧来面对人生的时候,才是最圆满的心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拜佛时除了念佛外,可以观想阿弥陀佛光明吗

问: 拜佛的时候,除了听自己念佛的的声音之外,可不可...

【推荐】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

在睡眠之中获得光明之相

睡觉可以系念佛号、默念佛号,不要出声,随着呼吸来系...

一声阿弥陀佛,唯佛与佛能究尽

【原文】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

【推荐】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结叹甚难。 前面是六方...

圣严法师《生活就是修行》

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

南怀瑾:禅宗的棒喝

讲到禅宗,往往使人联想到棒喝,好像禅宗与棒喝,是不...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问: 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

懂得因祸得福

一粒沙子嵌入了蚌的体内,蚌无法将其排除体外,就分泌...

这些名言都是有后半句的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

放下不等同于放弃

我们常常说放下才能解脱,放下才能快乐。为什么放下才...

顿悟后就能成佛吗

有一个刚剃度不久的小沙弥,问老禅师:一个禅者顿悟之...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

信佛要先正信

正信非常重要,我们信佛,要生的是正信。截流大师讲得...

圣严法师:智慧不起烦恼

不要以为开悟才是智慧,智慧是头脑冷静,是理智、理性...

改过迁善祸变福,感佛慈悲唯至诚

无锡袁氏小学校长袁宝鋆,字丽庭,他母亲信佛,创办锡...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

烧香磕头就能感得佛菩萨的加持护佑吗

佛菩萨平等大悲,并不会因为你烧香磕头就偏袒你,他不...

人生无常,有多少时间可以把握

人生无常,到底有多少年的时间可以真正把握住呢? 任...

九华山无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华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顶上,有一座六百多年历...

比丘尼发恶誓堕饿鬼

威仪庠序的阿难尊者,托着钵,行走在往舍卫城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