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净界法师  2015/08/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资粮它是让一个人趋向目标;智慧是一个人的眼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应该判断应该往东边去,还是往西边去,要作一个方向的引导。这个所有的功德,智慧是最重要,因为你的抉择、判断力,如果一念的差错,可能会让自己前功尽弃!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把这个智慧的重要性作一个说明。优婆拘多尊者有一个弟子,出生在一个小国家的乡下地方(当时印度有十六个国家),以前是一个很贫穷的人家,后来他觉得人生非常痛苦,就拜优婆拘多尊者为师父,修习禅定。他长时间的专注,就从初禅到二禅,从二禅到三禅,乃至于到四禅,成就了四禅。而且他在禅定当中,又成就了五种神通,这个时候他是有了过人之法,那不得了!

有一天在禅定的时候,他打了一个妄想,他想:我现在有了禅定,又有神通,我如果能够回到我过去的家乡,看看我过去的亲戚朋友,他们会对我表示很多很多的赞叹,就起了这个念头。当然这个念头是一种妄想,他应该要把它消灭,结果他没有选择消灭,而是随顺这个妄想就离开了他的处所,回到家乡。

回到家乡以后,他就显神通,很多人看到他显神通,就报告国王。国王很欢喜,就把他请到王宫对他作种种的供养。后来他在长时间的供养当中,一个人处在富贵的境界,又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就容易放逸,最后就把禅定给失掉了。禅定失掉以后,国王就把他赶出去了。没办法,他也没有一技之长,就做一个乞丐。他做乞丐乞讨的时候,又感染细菌,双目失明,最后是做了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

后来有一天,优婆拘多尊者在禅定当中知道这件事,就告诉弟子说:“诶,我们去一个地方看看某某人好不好?”大家说:“好,这个人有禅定,有四禅又有神通,我们去参访参访他。”

结果优婆拘多尊者到了他的家乡,看到一个在路旁又贫穷又肮脏,双目又失明的乞丐。优婆拘多尊者说:“这个人就是当初的那个某某人。他本来有四禅,又有神通,一念的差迟,变成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对于你心中所产生的妄想,你一定要好好地判断它是一个功德相,还是一个过失相,一定要产生一个正确的判断抉择。当然你要能产生抉择,就要不断地听闻经、律、论三藏的智慧。

这个意思就是说:前面的五度是没有眼睛的——如盲;这个六度(智慧)就是一个正确的引导。我们走到前面有一个坑的时候,要善知回避。印光大师也说,修行人,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这句话就是智慧的观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

今天给各位介绍虚云老和尚及其禅风。虚云老和尚的前生...

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职,和他的好朋友佛印禅师所...

云何心能得明净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

【推荐】星云大师《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好!我今天想从衣食住...

只有打破一切成见 才有可能见性成佛

禅修,重在这个修字。修有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上的修,...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一)由禅入净的实践 圆瑛大师,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

战胜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

《物犹如此》白话选译

一、孝亲友爱 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动物孝亲友爱的天性...

莲宗十祖行策截流大师

大师生平 行策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字截流...

大火后的奇迹

193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哈理逊纺织公...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

【推荐】别醒悟得太迟了

我总认为,知识分子身上有一份责任,以慈悲心维护社会...

无我的道理与轮回的迷梦

问:师父,突然有一天发现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追求...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

用几十年的苦难,换取永远的解脱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

师徒对情人的看法

师徒两人,无事泡茶谈天,因情人节刚过,便聊起这个话...

宏英居士往生纪实

无诤念佛守本分 预知往生彩蝶送 宏英居士,本名吴巧英...

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放下

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

念一佛就等于念十方佛

念一尊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何以故呢?一切诸佛...

【推荐】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