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大安法师  2018/05/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是一桩大事,那完成它要有精进勇猛之心。在动经无央数劫——这个不可计数的时间长河里面,就是做这桩事情,所以这就一向专心致志地来庄严、完成这个奇妙的刹土。我们说一个有成就的菩萨,这就是他的一个修行的秘诀——一向专志。这个大乘经典讲,阿鞞跋致——不退转的菩萨,他有个特点就是常行一法,就是恒常地修行一种法门。以这一法总摄一切的善法,这就是阿鞞跋致菩萨修行的特点。那么相比较凡夫众生,他正好相反,他喜欢多元化,喜欢搞很多。搞得很多,心很散乱:今天张三,明天李四。今天修这个,明天修那个,这正好是凡夫众生的一个特点,他是很难成就的。

所以这个“一向专志”,不仅是出世间的佛法,你就是修习世间的某个学问,或者做成某个事业,也得要有一向专致的特点,不能搞杂了。因为每个人他有宿世的一个好乐、一个特长,你抓住你的特点去做,你才能做成功,你不能“撒胡椒面”。有很多企业家也谈他成功的秘诀:他就专门做他擅长的事情。但有的企业家,当他赚了钱之后就不知所已,他就到处投资,对不熟悉的地方他也投资,搞得越来越大,最后不可收拾,把所有的钱都亏进去了,就失败了。所以要一向专志,不要分散。

我们中国有部上古时候的书,叫《阴符经》。《阴符经》实际上它是一部兵书——怎么打仗的,但它同时又是一部道书——修道的书。它里面有这几句话,很有哲理,它首先比喻,叫做“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大家听了可能不知道在讲什么,解释一下。“瞽者”就是瞎眼的人 ——瞎子。

如果一个人眼睛瞎了,那么马上他耳根的听力就会上来——功能就会增加,你看这个战国时期有个叫师旷的大音乐家。音乐家是需要他耳的这种听力的,辨别那个微细的五音——宫、商、角、征、羽是不是协调、和谐。为了使他耳的听力更为增上,他故意把自己眼睛熏瞎了。等他熏瞎之后,他真的耳根的听力马上成倍地增上。甚至得到了神妙的功能作用,就是他听一个人的声音——你只要讲话,他就能够知道你的命运,听到一个国家的主流音乐,就能判断这个国家的兴衰。这叫“瞽者善听”。“聋者善视”,当你的耳朵听不到的时候——聋了,你眼睛的视力就会加大——明察秋毫。这是我们平时都能感觉到的。

好,那就用这个现象来表达一种哲理,它表达什么呢?就是我们不能分散。“绝利一源”,绝就是杜绝一切利益上的引诱——把所有的心力集中在一点上。绝利一源,这样用师十倍。“用师十倍”就是你产生的功能作用增加了十倍。如果会打仗的,可能他就把这引申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虽然一分散,我不如对方的兵力多,现在我把所有兵力都集中起来攻他一个点,就会打胜仗,然后一个一个点给他收拾掉,最后就形成兵力的一种从劣势转为优势的情况。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然后“三反昼夜”,你在一昼夜当中又是精益求精,又在这一点上不断地加大,那你的功能作用呈几何级地增加了一万倍——“用师万倍”。所以无论是上古的古圣先贤教诲我们的,还是法藏菩萨在这里面完成四十八大愿建立净土,都是要一向专志。我们看到这些经典,就要落实在自己的行动当中,我们也要做到一向专志。

所以后面讲三辈往生,就把这个“一向专志”也表达出来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要一向专念?由于法藏菩萨完成大愿,完成净土,他是一向专志;现在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要相应,我们也要一向专念,要专修。所以善导大师他为什么讲五种专修,是符合净土法门理念的:你要读诵,就读诵净土经典;你要礼拜,就礼拜阿弥陀佛;你要称念,就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你要观想,就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你要供养,就供养西方三圣。

它就是表达一向专志,就是跟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产生一个密切的关联。这样你的心力已经倾向那个地方,临命终时无论怎么样你都会去,因为你的心理定势——惯性的力量 ——就是种子的串习,都指向了西方极乐世界,不会到其它地方去。所以绝对不能散。

好,所以“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种一向专志,不是他一生,而是无量劫生生世世都是一向专志的。这就正好跟前面世自在王佛给法藏比丘的一个开示呼应,说你要建立一个殊胜、超胜十方的刹土,这个可以啊,能实现哪!就好像一个人要舀大海的水,你只要多生多劫都去舀,终究能把大海的水舀干,见到大海底部的妙宝。

你看这个世自在王佛也是谈至心精进的问题,至心也就是一向专志。所以我们无论修净土法门,还是做世间事业,要把“一向专志”作为我们做事的一个最高原则。我们无论在世间看那些成功者,还是修道看那些成功者——其实人和人之间,查他的禀赋,不是相差很大的,最后成败的一个关键,就是他的意志力问题、他专心致志的问题。

孟子讲弈秋教两个学生,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学下棋成了国手,另外一个学生一边学下棋,一边猜测有天鹅飞过来,就想像:“我能不能把它打下来,做个菜吃。” 他老是分心,就被淘汰下去了。孔子在森林里面见的那个老人能够抓知了,竹竿一上去就把它抓下来,像探囊中之物一样的,他能够达到这个神妙,也就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所以我们能做到用志不分——一向专志,我们念佛的神效才能上来。道家也讲九转丹成,丹成要九次的反复。所以我们看这些经典、一些重要的文句,我们要看清楚它的方法论的原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往此人所令其得见

【原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

地狱众生尚能拯救,何况人道众生

阿弥陀佛的大愿是他因地发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

念佛必须得定量定时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

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候更要念佛

这是对女弟子意安的开示: 念佛却病。 可见这个意安在...

要想往生西方一定要念佛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一定要念佛。这一观念是不...

【推荐】愿力变事实--往生者的托梦

在肿瘤科当医师的时候,我总是拜托总机小姐白天上班看...

如是利益,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

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

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

大安法师:怎样才算真用心念

问: 怎样才算真用心念?标准方法怎么样?有杂念就算...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这样算是厌离娑婆的表现吗

问: 弟子今年三十岁,因患有心理疾病,经济条件可以...

【推荐】念佛法门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推荐】净土法门的本质要点

了解这个佛的本怀之后,我们也要把出生死、成佛道作为...

圣严法师关于自杀的问答

问: 日本有年轻人透过自杀网站相约自杀,而台湾也有自...

你是在为祖先祈福还是在害他们

一个人死后,家人若能为他念经做佛事,这对亡者有极大...

证严法师:学佛要体会佛心

大地众生都有其功能本性,一大清早,我们听听大地之音...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

今生遭到果报,老本是还了,但利息又生了不少

我们要相信因果,现在受的都是因果报应,有什么好抱怨...

吃蛋的危害

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广州、广东乃至全国的妇女患乳腺...

禅--净土宗念佛法门的助行

既然是念佛,就以真正的深信切愿来执持佛的名号,这是...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