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2015/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学佛应念佛,念佛当一心。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信愿念佛之重要。然而,学佛者皆感杂念难除,念佛实难达一心。如何能在具足信愿的前提下,增上念佛的功夫,提升往生品位?愿将念佛之体会与莲友交流,以供参考。

学佛须充满危机感、紧迫感,方能精勤。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战,岂能懈怠?问曰:如何生起此心?

方法一:如堕水火,以求救援

以例言之,譬如有人,因一过失触及法律,闻警夜捕。如何解难?唯有远居国外的舅舅前来方能化解。事告舅舅,其闻讯乘机飞往。于此之时,外甥恐慌,坐卧不安,寝食不宁,如惊弓之鸟,期待时针缓转,推迟警捕;而又期盼时针速转,舅舅即达,解脱警捕。学佛亦如是,若不精勤,即是面临地狱重苦。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由此可知,学佛不精进,懈怠不前,此生不出轮回将堕地狱。外甥尚未被铐捕,竟甚惊恐。何不思之,学佛不进则退。人生无常,若堕地狱,何等恐怖?舅能解警捕,却难解地狱之苦。如此深思,身处险境,岂能不惧?世人皆知,铐捕之苦。警捕有期,地狱却是无边剧苦,何况无有出期。

面临地狱之苦,惊慌无措,谁来救度?唯有阿弥陀佛。何不速求阿弥陀佛救度,永离地狱之苦。若欲离险,心必生起求阿弥陀佛救度之恳切信念。

以畏苦之心念佛,念佛必切。印光大师开示:“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故经中屡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

问曰:为何念佛?唯有阿弥陀佛能救度我等苦难众生远离地狱众苦,永得安乐。所以盼望心猛烈恳切。

再问:何故生此猛烈恳切心?怕堕地狱,祈求阿弥陀佛护佑。心想阿弥陀佛,心中尽是求阿弥陀佛救度之信念。如此念佛,心必有佛。心必归一,自有定力。何人何物,乃至一物,亦难撼动你想阿弥陀佛之心,求生净土的誓愿。至诚念佛,何有杂念,岂会昏沉,焉能不精勤?

若晨懒起贪睡,思地狱苦,即能惊醒,昏沉即除。一切时处,做一切事,心中有佛,盼佛接引。可谓心想佛、口念佛,表里相应,此系一心念佛。如此念佛,尽是正念,心与佛应。如此念佛,轻松快乐,时间过得快,因为心皆在念佛的思维中。

方法二:心存恭敬,如对佛前

如何才能一心念佛?

以喻言之,当你朗诵一篇诗章时,若有诸级领导在场,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为你录像、录音,此时此刻,你一定会全神贯注地朗诵。字句清楚,注意韵律,尽力发挥,全力表现。唯有一心,即朗诵好,岂有杂念?

诵经、念佛、礼佛,亦如是。作如是想,阿弥陀佛站在你的身边,或想供奉的佛像为真佛,皆在看你念佛,在加持你,精神何会不集中,岂能生杂念?唯有欢喜,一心念佛,祈求阿弥陀佛接引。

方法三:提音念佛

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若方法得当,念佛达一心亦不难。念佛须至诚恳切,发自内心。字句分明,念得清楚,听得清楚。

唱念佛号,宜有抑扬顿挫,轻重音相间。若持四字名号,即“阿弥陀佛”。当持念名号时,将“陀”字的音量提高一些,以此区分其他三个字符的音量。如此循环往复,可快可慢,一句名号接一句名号地念下去。在念佛时,摄耳谛听。若听到“陀”字的音量未提高,可知此时已生杂念,念佛未归一心。唱念下一句佛号时,则应立刻把“陀”字的重音突出。

此念佛法,简便易念。心若归一,杂念即除。

方法四:听钟念佛法

此念佛法是随时钟秒针转动的嘀嗒声念佛。第一声嘀嗒念“阿”,第二声嘀嗒念“弥”,第三声嘀嗒念“陀”,第四声嘀嗒念“佛”。如此依次随秒针转动的嘀嗒之响持念四字名号“阿弥陀佛”。

当念佛的音声未能与秒钟走动的嘀嗒声同节律时,此时已失正念,念佛时有杂念。应当即转念至时钟秒针转动的嘀嗒声,根据钟响的节奏同声念佛,一声接一声地念下去。

屋内若静,吾念钟响,此等氛围,其境妙也!此念佛法,适宜小房间,置一时钟,一人或几人同听钟声念佛。此念佛法,亦适于无声念佛(默念)。如此念佛,钟响之音,即同一声一声的佛号。如此念佛,何愁不一心?

众生善根不尽相同,则其学佛念佛方法也各异。念佛方法,主要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四种。再如持名念佛,也有多种:有声念佛、无声念佛、小声念佛、高声念佛;慢念、快念、或急念。不管哪种念佛,皆要随场随众,同众同声,同韵同律,同步节奏。忌异声怪调,随众和合即好。

言及念佛体会,此念佛四法,皆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

念佛为何要记数,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问: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记数呢,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那年春天,我与几位师兄到东林寺拜见大安法师,法师正...

没有「愿」来作导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

净土宗三祖承远大师画传

一、祖籍绵竹 学道成都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

野狐狸之喻

野狐狸黑夜遁入厨房,饱餐一顿后便睡着了。睡到天亮不...

开悟后才知道念佛法门是最妙的

这个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六字洪名佛的名号,来念佛。执...

只有净土法门,才能三根普被

有许多法,只是上根之人修起来合适,下根人就很困难了...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

被鬼压怎么办

问: 我有时候被鬼压了,该怎么办? 生根仁波切答:...

善良不可以坚硬

善良,简单来讲,即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

与其做没意义的事,不如去救助一条生命

阿弥陀佛,对我个人而言,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放生,...

「疑」是修行的最大障碍

我在五台山时候,有很多人到山上问我,说:师父,我念...

印经说法有五种福报

(一)长寿: 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

度化众生,要先修布施

佛法是福慧双修的法,福慧两足方能成为究竟圆满的佛陀...

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法则一: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

正因为向外贪求,才把本来佛遗失掉

我们众生向外贪著、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切事物...

持戒与犯戒

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

外面的世界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投影

今天课的题目是相由心生。很多佛经里经常都讲相由心生...

三法印

第一法印是诸行无常。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连续两个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