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有些人临终念佛为什么能专注

净界法师  2014/1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些人临终念佛为什么能专注

乌龟有护身之铠,野干不得其便

佛在世时,有一比丘离开僧团住茅篷达十二年之久,但他修学所有的法门都没有成就。佛陀的大悲心得知后,就化成一个行脚比丘与他共住。有一天佛陀对这比丘说:“不要总是在寮房打坐,我带你到海边打坐。”于是他们来到海边。这时来了一只乌龟,它在行进间,有一只野干想要吃它的肉,乌龟见状就赶紧把头、脚、尾巴全缩进龟甲里去。野干等了很久,见乌龟都不出来,就生气地离开了。

佛陀就说:“乌龟有护身之铠,野干不得其便。”佛陀说,凡夫众生还比不上乌龟,因为乌龟遇到危险,它还知道把全身缩进壳里以保护自己。而凡夫无量劫来被魔王所控制,却还放纵身心,所以魔王能得其便。

我们临命终时是一个非常危急的状态,烦恼、罪业以及冤亲债主在这时都想障碍我们,此时我们念佛若缺乏专注力,内魔、外魔就能得其便,这是修念佛法门失败的原因。阿弥陀佛的圣号的确是无量光、无量寿,它有足够的能力救拔我们,但我们这念能念的心是否能专注,都摄六根,一心皈命,通身靠倒地安住在佛号上?这是念佛成败的关键。有些人临命终时念佛为什么能专注呢?因为他平时就要求自己专注,要求自己收摄六根,所以到临命终时就容易收摄。佛陀就以乌龟收摄自己的六根,勉励修行者要善修禅定。

以禅观的智慧来破除心中的妄想 以念佛法门来创造功德庄严

澫益大师把念佛法门由浅入深分成了两个次第:第一个叫作事持,就是事相上的修学。刚开始念佛,这一念明了的心去接触佛号,我们是把重点放在佛号上面。我们思维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我们这一念心来忆念佛陀的圣号。念久了以后就会产生障碍,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妄想。这个妄想的活动就障碍我们的内心接触佛号,就是我们的心跟佛号之间产生了妄想障。这个妄想障就使令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功德很难圆满,我们总是觉得很难完全感应道交。

所以我们刚开始念佛的人基本上都遇到两个问题,就是佛号很难念好,还有佛号很难念得很久。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祖师的大智慧提醒我们:念佛是谁?我们开始念佛的时候,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佛号,这个时候开始回光返照念佛是谁?--原来不是我的嘴巴,而是那个明了的心在念佛。那么我们明了的心有了障碍,就使令所有的功德产生了障碍,所以澫益大师这个时候告诉我们:提起内心的观照!就是从事持而入理持。

我们开始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来观照这个妄想,观照这个妄想是缘起性空的。它是假借因缘而生,所以它的本质是毕竟空寂的。这个时候就慢慢地把这个妄想的势力给息灭了。这时我们的心跟佛号就能够感觉到更加的紧密,更加的持久,就是古德所说的禅净双修:以禅观的智慧来破除心中的妄想,以念佛法门来创造功德庄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点

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

怎样念佛才能不伤气

问: 末学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但感觉念后比较累。我已经...

大安法师:一万佛号怎样念法

问: 一万佛号怎样念法?对有工作的人及没有工作人的...

往生者病重时与命终之后助念有何区别

问: 请问助念的问题,往生者病重期间与命终之后助念...

用零散的时间来修系缘念佛法

我们常说,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愿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

佛号是消业障之王

这个念佛,特别是闭关念佛,它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问: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慧律法师答: 我...

外婆的往生纪实

我的外婆刘秀芝,山东省烟台人,今年93岁。外婆性格好...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悖凶类 悖是违背、违逆的意思,悖凶指违背事物发展的自...

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问: 师父,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慧广法师...

佛陀有烦恼吗

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 赵州:有! 信...

8种简易果蔬汁喝出漂亮肌肤

厨房里的很多食材都可以搭配做成果蔬汁,比如苹果、白...

学佛要先广闻后专修

读书时,正在读这本书,就不要想另一本。不然,这本还...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信愿持名,心不颠倒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

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恶人

世间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恶人,但是所有的恶人里面他都...

歌手潘安邦学佛的灵验感应

歌手潘安邦廿年前以一首「外婆的澎湖湾」红极一时,这...

把迷梦叫醒,向自心中唤

有两句俗话:什么人说什么话,三句话不离本行。因为晚...

命运改造在自己手中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学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时候...

莫道为恶不报,只因时节未到

世有邪见之人,不知因果,有同时因果、现生因果、隔世...

三衣一钵不离身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