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三衣一钵不离身

2016/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三衣一钵不离身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清·顺治

这首清朝顺治皇帝赞僧诗的偈语,把出家人修道的崇高神圣境界形容得很明白。“天下丛林饭似山”,天下的丛林寺院,多得让出家修道的人吃饭不愁,挂单不完。“钵盂到处任君餐”,只要具有出家人条件,就可以钵盂随身万里游地到处参学,多么洒脱逍遥。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世间上有什么宝贵?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当然是黄金、白玉,但是以修道者的眼光看来,最宝贵的莫过于一生披搭的袈裟,晋朝慧远大师说:“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乃圣贤之物。”

出了家以后,潇洒超越的生活与一般人不同。袈裟又称福田衣,披了袈裟就等于穿了福田衣一样,可以做为世间上的福田。袈裟的宝贵,不在于它的价值,只因袈裟代表了一个出家人的责任──绍隆佛种,光大如来遗教,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出家人,肯牺牲小我,把自己奉献给大众,为众生消灾解殃,祈福化难,是生命的大医王,唯愿世间上的出家人都能知道自己任重道远,宝贵这一肩袈裟!

最初佛教出家人,以三衣一钵为代表,因此出家人不管云游何方,总是三衣一钵不离身。三衣指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总名袈裟。袈裟是坏色、不正色、染色之意。

三衣各有其用途与含意:

1、僧伽梨:又称大衣、祖衣、重衣、杂碎衣、高胜衣、入王宫聚落衣等,为外出及其他庄严仪式时穿着,如入王宫、聚落、乞食及升座说法、降伏外道时所着,以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所缝制而成,又称九条衣。

2、郁多罗僧:又称七条衣、上衣、中价衣、入众衣等,为礼诵、听讲、布萨时所穿着,用七条布缝制而成。

3、安陀会:又称五条衣、内衣、中宿衣,为日常生活及就寝时所穿,用五条布制成。

三衣的制作方法,首先把布割截成一块块缝制而成。此源于一日佛陀见一畦畦的稻田,便对阿难说:过去诸佛衣相如是,后乃依此做衣相。制作三衣时,把割截下来的布片缝成田字形,称为福田衣,表可供善信种福之意。由于经过割截缝制而成,故又称割截衣,具有三种功用:①杜防法衣他用;②使僧尼舍离对衣服的贪欲;③避免他人盗取。

“三衣”的用处:“五衣”是平常起卧时用的。也有说是工作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务衣”。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习俗与气候的关系,三衣只在法会佛事时穿着,平时则穿长衫。僧尼们在工作时,都穿着简易僧装,并未着用“五衣”。“七衣”是听经闻法、诵经礼忏、或是大众集会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众衣”。“大衣”是说法、论辩、羯磨,或是面见国王重臣时用的。

根据《藏义经》说,袈裟有十种利益:一者菩提上首;二者众处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龙子舍身;五者龙披免难;六者国王敬信;七者众生礼拜;八者罗刹恭敬;九者天龙护佑;十者得成佛道。永明延寿禅师《戒序仪文》说,莲花色比丘尼曾披袈裟作戏,以此因缘,得值释迦牟尼佛所,出家证阿罗汉果,由此可见袈裟之尊贵。

钵,是出家人的食器,出家人托钵乞食,堪受人天供养,故代表“福田”。钵又名应量器,有三事相应:色相应——钵要灰黑色,令不起爱染心;体相应——钵体质粗,使人不起贪欲;量相应——应量而食,含有少欲知足之意。

无论是三衣或钵,都代表清净的僧团,象征修道者的人格。顺治皇帝诗云:“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顺治皇帝赞美钵盂袈裟,也就是赞美出家的僧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出家人有31件事可称作不祥

一、佛前安坐受人礼拜,不祥。 二、佛前骂人,不祥。 ...

出家出什么

如何才能培养解脱能力?应当从出离心开始。 其实,出家...

出家修行应如何选择道场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

解决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报

有些人不进禅堂来,反正一天到晚有饭吃,无所谓。年青...

改过修行,终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时跟着做官的父亲在江...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

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义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

身虽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出家里面还有四种形态,一般我们会讲:出家出家,就是...

可以有妄想,但是不能随它而转

诸位要知道,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如果你要进步快一点是...

立即采取行动才是最佳选择

中学生说,将来我毕业,离开家去读大学,那时就好玩了...

【推荐】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佛像上面

看到有居士很高兴的说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药师佛像上面了...

在生命轮回中,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

素食成就世界最健康的民族

世界上有各种奇特的民族,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特征,比如...

僧人的鞋为何要破六个洞呢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

势利的世间

世间有富贵贫贱和好运恶运。人的内心也有贪嗔痴和奸恶...

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

为何要学习印光法师文钞

一、是净土论典中最佳著作之一 一来我们一直在专学专修...

堪忍世界需放下

常有人问命运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问题。在日...

普贤化美女 考验僧德行

昙翼法师是浙江余杭人,最初依庐山慧远出家,后往关中...

熏习,决定你轮回的力量

佛陀在解释人生,他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从因缘来建立...

为自己想,更要为别人想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

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