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心散乱者,能障正定

容通法师  2020/05/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心散乱者,能障正定

随烦恼二十:散乱者,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言恶慧所依者,谓散乱者发恶慧故。

散乱心可以生恶慧,就是心飘来飘去的到处流荡去了不该去的地方,错误的恶慧就出来了。什么是散乱?就像我们说的水应该是在水渠里走的,如果有了缺口水到处乱流,散乱就像是这个样子。本来你是在修定或者是在看书,应该是专心在这里,结果散乱一来,心就流荡出去了,不再有正定了。

“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在修定的时候散乱是最初步的,也是犯得最多的,不可能开始一坐就昏沉,最初还是会保持一定的清醒。但是散乱则不一样,几乎是百分之百都会有的。你不要说我在念佛,我很专注,实际上把时间细分开来,在微细的地方你还是会有许多妄念夹杂在其中,只是因为时间很短你观察不了这么仔细而已。

就像我们洗了很多遍手,觉得已经很干净,其实肉眼哪里能够觉察出来,再放到显微镜下面去看一看,无量的细菌就在里面。“能障正定”,开始是比较粗重的散乱心,有了散乱心根本生不起正定,反而助长恶慧。那么这个恶念生起来了怎么办呢?其实心中的恶念是具有普遍性的,每个人都会有一点,就是程度的强弱不一定。

有的人恶念来了会很快把它甩掉,有些人甩不掉,越是不想生这个念头越要生,反而更强烈,相互之间有一种对抗,它一起来你是心不由己的。有的居士在念佛拜佛的时候总是想着恭敬,但是每次总是要把三宝大骂一顿才能心里平静,然后再去念佛,这就是魔障、烦恼障,就是恶念逼迫的一种障。

这个恶念就是以前的种子,就是你过去经常谤佛、骂佛的原因,现在碰到佛的境界它马上跳了出来。那么如何对治呢?这就需要你加强善法,要让对三宝的恭敬心增长起来,呵斥恶法不让它增长,然后再去思维恶法的过患和危害,烦恼心生起来做了坏事,将来要堕入恶道受苦。每出来一次对治一次,让正念不断地积聚起来把恶念压倒,慢慢对治。

恶念是你无量劫以来积聚的无量的种子,你想一个方法把它扫除的干干净净是不可能的。我们平时要多做忏悔,忏悔恶业,平时要修善,同时也要断恶,你光修善不断恶,过去的恶都破不了,新的恶又生起来,你想修点善都修不成。

就像你的心是一座房子,你要让它窗明几净,就要把垃圾去除掉,不然这个东西不去掉,一个是好的东西装不进来,另一个是即使装进来了也被它染污掉,受它的影响。所以要先清理,边清理边装进来,清理多少就能装进来多少。电脑不是也要处理垃圾嘛,垃圾太多占据空间,好的东西就装不进去,被垃圾给障住了。修行也是这样的,经常要清理内心的垃圾,杀杀毒,不好的东西赶紧把它删除掉,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

另外,对于自己内心的恶念也要平平静静的,不要一见到恶念就像见到仇敌一样地痛恨,这样也不好,要平平静静地把它删除掉,对待它。如果你用的方法太强烈,好像是以恶治恶,但是旧的恶念治服了新的恶念就又出来了,而且这个恶和那个恶还有一些相似性的东西,这样反而不是特别好的方式。

散乱和掉举的区别是什么呢?同样是令心离开了要观的境界,但是也有区别。我们先看看掉举的定义是什么?“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散乱的定义是“令心于境流荡为性。”一个是不寂静,一个是流荡。掉举并没有散乱这么厉害,掉举是在这个境界上但是内心是波动的,一会儿上浮一会儿下沉;散乱就是根本不在这个境界上,跑到其他的境界上去,迷失的更厉害。

从《广论》里来说,掉举是从贪引发出来的,散乱是从其他的烦恼引发出来的。它是根据《阿毗达摩集论》解的。那么唯识《百法明门论》中的解释是“散乱令心易缘,掉举令心易解,是所别相。”比如说你修定的时候观阿弥陀佛,散乱心一来不是观阿弥陀佛而是观昨天看的电视去了,所缘的境界改变了,不在念佛的境界了。

掉举是令心易解,就是把它的形相改掉了,缘的境界没有动。就是说境界还在原来的境界上,本来是缘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和种种功德,但是掉举心一起来虽然还是缘这个阿弥陀佛但是改成缘阿弥陀佛身上的色彩多好看,或者身上的璎珞,就想到这些地方来了。就是由这个境界引发另外的一些想法,没有离开这个境界,但是又不是真正在这个境界上。相对来说散乱心更粗重,缘都缘不到,跑到其他境界上去了。

掉举起码没有跑到很远,但是心里的相错了,不是真正的相。掉举就是在一个缘上有多种解,你看到这个东西,在想这个东西,但是想到其他的地方去,一境多解,一字多译,缘一个境界但是有不同的理解。散乱就是一心多缘,一个心缘很多的境界,而不是一个境界,这就是两者分别的地方。

修定的开始粗重的散乱是比较多,范围比较广,到后面掉举就来了,一缘多解,实际上掉举更难克服,是更微细的一些东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回光返照,做你该做的事

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这时第六意识开始修观─回光返照...

面对妄想有两个方法

《楞严经》告诉我们怎么修不生灭心,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先...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

你跟着妄想走,如何能感应道交呢

念一句佛号可以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那我们如何念一...

妄想,是你给它力量的

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

从妄想中走出来

怎么走出妄想呢?大智慧的佛陀,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把妄想的道路切断

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试着心中不要讲话,你发觉你...

定时定点去放生,这样如法吗

问: 现在很多地方上的念佛团队会定时定点去放生,但...

拥有财富,但并没有因此而幸福

财富观一直是中国人乐于谈论的话题,钱文忠亦如此,他...

何谓「成、住、坏、空」

问: 请开示成、住、坏、空的定义? 中台禅寺答: 成...

让人一生舒坦的十句话

第一句: 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不是...

三伏天要吃什么

三伏天可谓是夏季最为炎热的时候,那在三伏天吃什么才...

佛教徒的五条准则你做到了吗

第一种,我们要感恩。感恩就必须要明白我们生活在这个...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福报的陷阱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里讲: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

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人在天地之间,藐乎小尔,何以与天地并称,谓之为三才...

做人请牢记十个字

第一个字:清。 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要,不要授人以把...

如何把握我们的命运

一、什么是命运 有人说: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

阿弥陀佛光明的力用

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

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普贤菩萨是佛教传说中四大菩萨之一,道场在四川省峨眉...

星云大师《心念决定命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命好,不但要好命,而且要长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