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净界法师  2018/10/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你可以去持咒。但是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重点不是你修什么法门,重点是能修的那一念心——到底你是依止真实的心还是虚妄的心,你的心永远是主导者。

你看,同样一句佛号,跑到不同的心中,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所以,把《楞严经》参透以后,你说这个人他有什么样的殊胜的妙法,我都不相信。再好的法门,你没有用真实的心去修,心是虚妄的,所有都是虚妄的,因为你的“根本”就是虚妄。你是一个沙,你用很高的温度去烤,一辈子还是一个沙,因为你的本质是沙。问题就在于你的本质是沙,你的本质是虚妄的。不是说你温度有多高,不是说你一天拜多少佛,就怎样怎样。不是!重点不在这里。所以六祖大师讲得很清楚,只问明心见性,不问禅定解脱。

禅定再高——后面五十阴魔会讲到,天魔外道禅定高的多的是。为什么他变成天魔外道呢?因为他是依止妄想心在修行,所有的加行都在加强他虚妄的力量。他不修行还好,他越修行越严重,因为他本质是虚妄的。

所以,我们修行第一步就要走好,就是你到底要用什么心来修行。古人讲修行第一件事情——明心见性很重要。了解你心中的真妄很重要——什么是真实的心,你应该要不断地去加强;什么是虚妄的心,你要慢慢地舍离。

我觉得我们《楞严经》一个观念很重要:你刚开始要先有判断力,你产生一个念头,什么是你的主人、什么是贼,你要搞清楚。你连什么是主人、什么是贼都搞不清楚,那你怎么办呢?哪些念头是要消灭的,哪些我们的愿力是要增长的,你都不知道,你这个是标准的盲修瞎炼。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样的心态是我们要不断加强的、跟涅槃相应的;什么样的心态是要慢慢远离的。

虽然我们刚开始做不到,但是我们要知道,至少我要知道它是贼,至少要知道哪些心是妄想。你要先能够分别真妄,你才有希望。所以,整个修行过程当中,明心见性、了解真妄,这是最重要的。至于修行,那个慢慢来,先把心调端正。否则你越修行(后面会说),越变成天魔外道;越修行越变成阿修罗法界。那就完了!所以,我们刚开始先把这个妄想的心破除。

当然,破除妄想,你看这个地方,佛陀都没有要你怎么去对治它,都没有。你不要对治它,你找它的处所,你找得到它的处所它就完了,它自己就消失掉,你不要对治。所以,你看佛陀他只问一个问题: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找找看。到目前为止,佛陀一直在提问题,说你的心在哪里。他只是提出这个问题就好。这是非常高明的。他没有说让你去对治,他只问一个问题:你这一念出家的心在哪里,你从什么地方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心在散乱吗

如果一个人手里拿着锋利的宝剑,让另一个人端着装满油...

修行人不可耽乐睡眠

若菩萨,懒惰懈怠,耽乐睡眠,若非时,不知量,是名为...

修行人的七圣财

有七种财富,是修行人最真实的福报。 第一,信,即信念...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问: 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

改变内心,莫向外求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挺奇怪的。 比如,榴莲。喜欢吃的...

斌宗法师《色身生活与法身生活》

前言 所谓色身:乃是佛教一种述语,在一般人叫做身体...

慧律法师:什么事都加上一个【无】字

教你一个大智慧,一个无上的法门,一个字,你什么事都...

把心灵的力量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结合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

白云法师: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

在「心念未起之时」用功

人的行为不是由因果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念决定的。...

如果你是我(图)

株洲市石峰公园内的动物园,猕猴用力地咬着栅栏,双手...

财富从付出中来

我们追求的事很多,想得到的东西很多,希望拥有更多,...

身口意不清净,结果一定是烦恼痛苦

什么是恶语?无论所说的是何种话,无论是好听的还是难...

快乐在于心

快乐与金钱、爱情、家庭、工作、事业、生活、环境、地...

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

海涛法师《众生的佛性》

首先感谢逢甲大学的邀请,能把佛法传播于校园是很大的...

慧律法师: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为什么说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因为你执着金钱,你...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门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

大安法师:如何淡化过重的情执

问: 过重的情执(主要指亲情),目前已是弟子修行的...

一句佛号就能往生,是否就不用持戒修善

问: 现在有弘扬净土的行人,说专持一句名号就可以往...

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

学佛,一定要学得心在宁静中。能够如此,则普天之下的...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