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大安法师  2020/03/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问: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导大师关于正行与杂行,正行五专念,万修万人去,杂行千人修只有二三人往生。我去某些寺院念佛,他念佛完,还八十八佛,这是杂行,往生有望吗?谢谢。

大安法师答:正行和杂行的区别主要是在目标上来分,只要我们发愿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修行的内容方面以净土五经为读诵的本子,这个讲五种正行要读诵就读诵净土经典,要观想就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要口称就口称弥陀佛名,要供养就供养西方三圣,这些,他就专门跟这个形成密切的关联。

万修万人去,你只要具足信愿行,万修万人去。杂行呢?他一般来说,是他目标不一样,比如他宗门下,他追求开悟,密宗追求即生成佛,或者发愿多生多劫要在这个世间修菩萨行,一闻开悟,做众生大导师,如果这些,他属于杂行,念一念佛号也是帮助他的目标的实施。那么我们说能够一心一意专称佛名为正面的行持,要倡导。

但众生根机不一,他可能好乐某部大乘经典,也愿意修点其他的功德,但只要把读诵其他的大乘经典和功德至心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正行,而不要把他划到杂修的范围。所以只要至心信乐,阿弥陀佛的往生的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都包含着对三类众生的摄受,其中也包含着修其他的功德回向往生的这一类众生,阿弥陀佛临命终时仍然可以接引。

所以这三愿所摄受的也都在正行的范围,都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不要把这个杂行、杂修理解得这么狭隘。念念其他的经典就认为是杂修,倒也不能这么理解,自古以来念《金刚经》、念《法华经》成就,念《华严经》往生的人那大有人在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帮助母亲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真正能往生的人为何寥寥无几

问: 现在全国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为什么真正能...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一》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

佛法宇宙观之四大部洲

这次我们再打通了整个欲界来讲,咱们作为人,在四土的...

念佛经常出现瑞相,不一定很好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

【推荐】佛号要如何念

首先谈修行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这心态就是四个字至诚...

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当知此人唯得大利

往生者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

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菩萨六度,布施摆第一

布施是一个好事。在菩萨六度里面,布施摆在第一。 大家...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问: 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

识神随业走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偈子:鸟来入瓶中,以縠掩瓶口,...

在佛法中积集善业,但来生有五种可能

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等种种法门,都是佛陀制...

慧律法师《金刚经》

(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

从小要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恩德的恩这个字,上边是个因,因是万物因由。就如孩子...

智者与愚者的49个差距

第一章 学会尊重他人 1.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要想往生须破三疑闯四关

破三疑 一、疑自己业障太重,恐不能往生: 经云:念佛...

世间苦乐无常,不要患得患失

世间的苦乐是无常的,不会有永恒的痛苦,也不会有永恒...

转劫浊成净土,莫过于放生

一方面,佛教认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我们不...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

佛的几个问题

一个人被情伤,决定远走天涯。他来到佛前诉数苦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