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从小要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蔡礼旭老师  2015/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从小要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恩德的“恩”这个字,上边是个因,因是万物因由。就如孩子怎么长这么大,原因都是父母长辈养育的,父母的这个因就是万物的源头,孩子要时常放在心上,学会感恩。

人要不知道万物因由,心上肯定不会想着任何恩德的。

孩子为什么不把感恩放在心上,这是因为没有人在边上给孩子说。父母的经验是很重要的,父母们要常常跟孩子说:如果孩子生病了,上一躺医院要多少钱,跑一趟爷爷奶奶多累,父母多辛苦。避免自己讲,要学会替别人讲。例如爸爸讲妈妈,妈妈讲爸爸,跟孩子说:“你知道你妈妈(爸爸)多不容易吗?” 等等…

培养感恩心,需要常常有人在身边讲。我们不讲自己、我们讲别人,家长们互相讲。大家都要懂,合起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生活是多么的难,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这样好好培养孩子,他就自自然然知道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

就这样大家互相讲对方的不容易,就可以让孩子明白这些都不是白来的,孩子就会懂得感谢。这孩子就教好了,这都是感恩心教出来的。

视频中,传统文化学校的一位老师就讲述了自己的亲身事例:

老师从小到大就是缺失感恩的教育。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段时期是负债的,但是到了20多岁的时候,做了义工以后,老师才知道家里有过这段经历

——平时父母很辛苦,但是会满足她的需要,从来没有讲过家庭现在还是很艰难的。当时老师上小学一年级,爸爸为了中午给孩子做顿午饭,每天中午骑自行车在单位与家里来回跑。中午午休时间就那么一个多小时,可是爸爸来回骑自行车要四十分钟,爸爸有的时候还会顾不上吃饭,做完饭就匆匆忙忙要赶回去单位了。

就这样爸爸每天来回跑,一直把老师照顾到三年级,爸爸就患了高血压了,但是爸爸从来不说他有多么难受,导致以后老师自己对感恩没有概念,好像觉得也没有什么,觉得理所当然的,好像生活也都是风平浪静过来的。父母的付出,父母也没说多辛苦。

爸爸照顾孩子三年,三年之后生这么重的病。爸爸不讲,但妈妈应该讲;如果妈妈过于劳累了,那爸爸就要讲,这并不是说要得到什么回报,只是让孩子明白孩子是怎么长大的。

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让孩子知道珍惜,知道感恩。如果孩子是白眼狼,那父母可就白教了,含辛茹苦养育孩子到毕业了,最后这孩子竟是一个狼心狗肺的人,到社会上没有人敢靠近,那这个教育就是失败的。

所以孩子的感恩之心,应该从小就培养,从小就让孩子知道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平白无故得到的,都要怀有感恩心对待别人给予的福气。

时常告诉孩子,父母长辈们给予的不容易,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心,让孩子懂得珍惜,懂得报答。这样长久下来,这样孩子就不会有任何狼心狗肺的、冷漠的、自私的表现。孩子就很容易就成了个好人,常怀感恩心的环境下成长,会赢得大家的尊敬,大家都愿意与他交朋友。

当孩子以感恩友善对待他人的时候,周围的人也一定也会以感恩友善回馈的,父母的福气也会随之而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培养不孝儿女的六招

看看自己作为父母是不是已经在培养不孝子女: 1.百依...

佛陀所说的孝道

世人所认为的孝,都以物质为主,以为在日常活中能供给...

一定要报母恩

当你苦难的时候,你会喊妈妈,好多人:哎呀!我的妈啊...

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

父母要我放弃病重的妻子,该怎么办

问: 法师您好!我跟妻子结婚快四年了,第二年妻子就...

世若无佛,孝顺父母就是在供佛

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推荐】是爱,还是交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断除临终时的贪恋

很多修行人为什么临终的时候不能往生呢?就是放不下亲...

在各种境界中修福种福

在顺境中应怎么办? 我们遇到顺境,应当这么想:我家...

懂得做人比懂得做事更重要

忘记你所失去的,珍惜你所拥有的,未来的命运会怎样,...

日日是好日

经常有人叫我看看这个日子好不好,或者问哪个日子好?...

通过学佛找到赚钱造富秘笈

学佛并不是单纯的一种信仰,而是学习如何开发自己的智...

长寿老人的心理特征

有人统计分析了古今中外200名70~135岁老人的资料,其...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

慈悲的复仇

禅海从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

一生做好人,为什么婚姻还是不幸福

问: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我一生做好人,婚姻还是...

圣严法师:为什么恋爱有时会变成由爱生恨

问: 有人谈恋爱如胶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

莲池海会相与期,去去莫迟疑

一、反对下的学佛更有福报 曾经有学长告诉我,他学佛的...

放生牛的奇报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

真正的供养如来

佛陀八十岁那年,抱病来到末罗国的拘尸那城。 那时,...

人生之路,都如梦幻泡影

现代人大多处于茫、盲、忙的状态,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

利益众生的方法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