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世若无佛,孝顺父母就是在供佛

2018/07/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世若无佛,孝顺父母就是在供佛

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便佛报恩经》

《梦溪笔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有位孝子名朱寿昌,是当时刑部侍郎朱巽的儿子。朱寿昌的母亲刘氏,家庭出身比较微贱,在朱寿昌七岁的时候,朱寿昌的父亲就与母亲离了婚。

后来朱寿昌的母亲又改嫁民间,杳无音信。朱寿昌长大以后,常常思念自己的亲生母亲,但不知母亲的行踪,十分忧愁挂念。于是,朱寿昌就辞去了官职,决心一定要找到母亲,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还是没有找到母亲的下落。

当时没有像现代一样的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无法以最便捷的方式寻人。像朱寿昌这样毫无把握的寻访,就如大海捞针,确实是异常困难、希望异常渺茫的事。可是,朱寿昌并不半途而废,灰心丧志,他怀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愿,以一个佛教徒的虔诚,深信心诚则灵,有愿必成,终会蒙佛感应的。他刺取了自己的舌血,写成血经水忏一部,印刷流通,利益大众,并且昼夜六时诵持水忏不辍,祈求佛菩萨的加持感应。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经过陕西同州时,途中忽然遇见了亲生母亲。二十多年不见,朱寿昌喜出望外,看到母亲已是白发苍苍,脸上皱纹如线,但细心辨别母亲的眼神,还能认得出。可是,寿昌当时离开母亲时,才七岁,可是二十年后已成人,他母亲却再也不认识他了。

寿昌抱住母亲的双肩,亲切地连声呼喊:“妈妈!妈妈!”并且大声地对母亲喊道:“我是您儿子寿昌,我是您儿子寿昌。”他母亲如梦初醒,“哎呀”一声,道:“我的儿啊,做梦也没有想到能与你相见、团圆。”母子二人,一别二十多年不见,恍若隔世。母子久别重逢,不禁悲喜交集,痛哭流涕,引来很多路旁的行人,都留步、摇头感叹不已。后来,朱寿昌把母亲接回家中,日日尽心侍奉孝养。

后来朱寿昌出任司农少卿一职,孝行更加笃实。当时在朝野上下,尤其在士大夫中,对于朱寿昌的孝行感应事迹,母子重逢团圆,一时被传为佳话,街头巷尾百姓无不称道。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既然能够对自己的父母孝顺,那么推己及人,自然也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怀天下苍生。从《宋史·朱寿昌传》的记载来看,朱寿昌是一位非常体恤民情的官员。

岳州河网湖泊多,水上强盗也多。朱寿昌编籍民船,在船上刻上姓名,使其相互观察监督,每次出湖捕魚、返回,必定要报告。发生水盗抢掠,要查验船之所向,穷尽追问讨伐,这样做的结果,水盗发生大为減少。其他的郡也学习以此办法治理河网湖泊内水上强盗。

北宋富弼、韩琦为宰相时,曾派遣使者出巡四方,行宽政抚恤百姓,选择朱寿昌出使湖南。有人进言邵州可以置冶采金者,且有皇帝诏书,要求兴办。朱寿昌上书说,该州接近蛮荒之地,采金冶炼之事若大加开发,蛮荒之地边民必与之争夺,自此以后,边境恐将多事,而且要废良田数百顷,这不是敦本抑末之道。皇帝听从了朱寿昌的奏告,下诏罢止。

朱寿昌知阆州时,当地大姓雍子良屡次杀人,依仗财富与势力,屡次得以不判死罪。朱寿昌到达是州,雍子良又杀人,而贿赂其地里民出来担任当地官吏。

查看狱犯情况,寿昌发觉狱犯藏了奸,调囚犯盘诘审问,我听说雍子良给你钱十万,答许娶你女为妇,而且要你儿子为女婿,所以你代他来抵命,有此事吗?

囚犯听后脸色变而心有所动,朱寿昌则又揭发雍子良之奸。

你且为他抵死,签的文书上是要你女儿为婢女,还说给的钱已足够了,又不要你儿子为女婿,你有什么办法告倒他?

囚犯方醒悟过来,泣涕满面,我几乎误为他替死!

因此将实际情况作了报告。朱寿昌立即抓取雍子良,将之正法。阆州人称朱寿昌为神,蜀地百姓至今仍然传颂他的事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劝父母往生西方是为大孝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

「孝子」是「孝顺孩子」

前一阵子,慈济医院的志工说了一个让人非常感慨的个案...

父母要我放弃病重的妻子,该怎么办

问: 法师您好!我跟妻子结婚快四年了,第二年妻子就...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孝顺自己的父母?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来,...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人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的爱,人世间最难以报答的就是...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

少许奉养父母就能得到大福报

《杂宝藏经》里有一个故事,在久远世以前,古印度波罗...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

贪小失大

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一国的领袖,富有四海。下至贩...

悭贪吝啬转世为盲儿

当佛在世的时代,印度有一位悭吝的越难长者,他家里非...

通智法师往生记

通智法师,法名寻源,号忆莲沙门,俗姓阮,扬州仪征人...

不要和诱惑较劲

一天,大鱼问小鱼们:在一个钓钩上挂着一条又肥又嫩、...

大安法师: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

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临命终时,我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

大安法师:忆佛

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这是吾人心识内具的能力。我们...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问: 弟子有一次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感觉进入了...

专家公布最易短命的6种性格

我们形容一个人的时候免不了和他的性格特征联系在一起...

生死的大事

【然平日则区区趋名竞利,虽百钱之物,亦不肯弃舍,而...

一句佛号作大舟,载运往生极乐国

生值佛世难。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机会见到佛。而法是从...

佛教的心理调适

一、三宝为依怙 轮回三界中的我等众生,悉是烦恼具足的...

海涛法师《关于放生与素食的问答》

1.放生会不会在无形中造业呢? 答:造业并不是以行为...

善因为何会引发恶果

问: 很多慈悲的人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不知佛学...

精诚的道心

有一位修行人自小不曾娶妻,父母双亡后,更是抛家散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