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孝顺自己的父母?

2012/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来,我们都将这种矛盾称为难以逾越的“代沟”。比如:

当我们沉醉于流行音乐时,父母可能觉得那都是无病呻吟;而当父母专注于民歌、戏剧时,我们可能会躲得远远的,恨不得往耳朵里塞棉花。

当我们化着浓妆,穿着异服,张扬着个性时,父母可能会说:“这像个什么样子?”而当父母对大红大紫的衣服感叹已老了时,我们可能会在心里笑他们是”老古董“。

当我们因为吃不完而倒掉碗里的饭菜时,父母可能会骂我们是在浪费粮食;而当父母在饭桌上朗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我们可能会不耐烦地打断他们。

当我们为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今天花着明天的钱时,父母可能会皱着眉头说我们是“败家子”;而当父母为了几毛钱的小菜和小贩讨价还价时,我们可能会说他们才是真正的“守财奴”。

当我们和同学、朋友狂欢通宵时,父母可能会因为担心我们夜里回家不安全而大发脾气;而当父母晚上九点钟就打电话催我们回家时,我们可能会烦他们在瞎操心,而把电话挂断甚至关机。

当我们遇上心爱的人而不顾一切时,父母可能会劝我们要理智地对待感情;而当父母把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视为婚姻的必要条件时,我们可能会说他们是纯真爱情的“杀手”。……

我们和父母可能会因为这些问题发生争执,谁都想说服对方,但谁也战胜不了对方。

其实,这样的战争从一天始就注定了没有谁输谁赢。不管是谁的道理更充分,也不管谁的想法更真实,这些都不重要。因为父母都曾和我们一样拥有飞扬的青春,也一样经历过人生的抉择、爱情的伤痛和创业的起起落落。而终有一天也会和他们一样,为人父,为人母。到那时候,我们也一定会像他们一样对我们的下一代有太多的不理解、看不惯。

身为子女,我们无须刻意去改变父母的观念,重要的是在我们年轻时,在我们的父母还在身边时,应该尽可能地敬一份孝心。

想想我们一生中到底有多少时间去孝顺他们呢?

读书时,他们把我们当宝贝似的照顾着,而我们全然不懂得他们的良苦用心,反倒认为这是天经地义。

工作了,开始忙于社交应酬,千方百计地追求事业的成功,就连待在家里陪父母聊天,都以忙为借口草草收场。

恋爱了,脑海里全是他(她)的身影,整天只想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父母却放在了心灵深处最不打眼的角落。

结婚了,得去经营自己的小家,父母自然也想得少了。

自己有小孩了,还希望父母能帮着带自己的孩子,哪有时间去照顾他们?

而父母的要求却只有那么一点点儿,看着孩子们生活得幸福,他们也就心满意足了,即使很久都没有回家陪他们吃顿饭,他们都没有半点埋怨。

想一想,我们真的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去孝顺父母啊!

等到我们真的经历了世事的沧桑,真的懂得了父母的伟大,想要好好教顺一下父母时,可能他们都已经老了。可能他们走不动了,哪里也去不了了;可能他们的牙齿掉光了,什么也吃不下了;可能他们的身体不好了,每天与药罐针头为伴,很快就要与我们告别了。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与父母争吵冷战呢?

我真想告诉我的朋友,从现在开始孝顺父母吧!多花时间陪他们说说话,多抽时间带他们旅旅游,多让他们脸上绽放笑容,多让他们心里感觉快乐吧!这样,当他们离去的那一天,我们才不会后悔和遗憾,因为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我们给了他们最真的爱与关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蔡礼旭老师:孝心从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开始

对父母的孝心,从《弟子规》第一句开始做,父母呼,应...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问: 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

不在父母身边该如何关心他们

问: 有一个关于养儿防老的问题。在年轻一代,这已经...

印光大师论孝道

一、孝圆摄世出世间善法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一切诸善...

要让小孩能够吃亏,要帮助一切人

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他的子女作为他...

劝父母往生西方是为大孝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

善待我们的父母

世人疼爱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孩子吃的...

「孝子」是「孝顺孩子」

前一阵子,慈济医院的志工说了一个让人非常感慨的个案...

攀缘善法,本身也是一种轮回性

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首先,我们刚开始是成就...

光是心好不够,还得要有智慧

慧根,智慧的根。植物的根都隐藏在土里,看不见却蕴含...

如何激发自己的责任心和愿力

问:法师,如何才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 学诚法师:向智...

把生命价值建立在外在上,那你一定不开心

有一位九十二岁的老太太,儿女都过世了,先生也早已过...

宣化上人:天灾人祸的根由

杀业太重的后果,形成天灾人祸的因素。或者地震,或海...

面对逆境,我们该如何选择

有一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靠乞讨为生。一天...

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我们从一个业障凡夫来说,佛陀施设的教导是先有法门再...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似粟,...

吃肉杀生因果不虚

色身无常 世上没人愿意生病,人人都怕病,上至帝王,下...

不要烦恼明天怎么办

话说两个来问道的僧人,都被赵州禅师叫到茶堂吃茶去,...

姐姐虔诵观音圣号,度弟弟过生死劫难

二?一八年七月二十日晚九点半,弟媳来电急告弟弟突然...

双德双福遇佛成道缘

在舍卫国的某个村庄中,住着一户贫穷人家,女主人怀胎...

从细节做起,不要留下遗憾

谁都知道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是生命的必然过程,谁都懂...

反观自己,不向外求

每当我们拜访佛寺时,总是见到许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势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