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光是心好不够,还得要有智慧

学诚法师  2016/07/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光是心好不够,还得要有智慧

慧根,智慧的根。植物的根都隐藏在土里,看不见却蕴含着生机;慧根就是一个人过去世积累的修行功夫,这一世呈现出来,就是对三宝有“天然”的信心、虽“未曾学过”却对佛法有深入的理解、“自然”具有许多修行人的等流等等,这些都是因为过去曾经种过智慧的种子,所谓慧根。

我们受困、迷惑,因为形形色色的知见太多,不知对错,就犹如黑暗覆蔽的暗室,又如乌云密布的天空。听闻佛法,就犹如点亮暗室明灯,又犹如慧日出乌云散,内心亮堂了,自然就没有困惑了。要常常听闻、学习智慧的道理。

培养起正念,就会慢慢减少妄想,烦恼与智慧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人身体生病了,需要服药、治疗,越是拖得久的病,需要治疗的周期也越长;人的心更是如此,妄想、烦恼都不是一日形成的,正念也非短时间能够培养起来,要真正去闻思、实践,坚持去努力才可以。一点一滴觉悟。

心中充满负面情绪的时候,只有引发正面的能量才能够转化。这个正面的能量,或来自推己及人的宽广,或来自思维苦与无常的深入,或来自改变自他的愿力,总之通过种种如理思维,升华、转化内心的境界,让眼前的苦变成修行的机会。内心的烦恼得到净化,心就能平静、安然了。

很多人在怨恨世界不公平的时候,并不是真正想维护“公平”,而是在抱怨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一旦自己处于得到利益的一方,就不去想“公平”这回事了。如理思维应该是:当自己感到苦时,要去想苦因在哪里,努力断除它;当自己有福报时,要去想福报从哪里来的,继续增长它。

用智慧的心来保护自己不起烦恼,用慈悲的心随缘帮助他人。既不要感到孤立委屈,把自己当做弱者;又不要清高对立,蔑视及排斥其他同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是趋利避害,只不过大多数人不懂得业果,看得比较近,为求乐果,却往往种下苦因。

名誉使人骄慢,甚至冲昏头脑,狂妄自大;盛名之下,往往伴随着毁谤;贪求名誉者,活在他人的言语之中不得自主,患得患失,苦恼无比;名誉是无常的,可以捧上天,也可以摔下地;这一生的名誉无法带入后世,但因此而激起的贪心、嗔心、慢心以及所造的恶业却会跟随我们生生世世。

坚持与放下不是矛盾的,要找到坚持什么,放下什么。就好比“矛”与“盾”并不矛盾,矛是用来攻击敌人的,盾是用来保护自己的,二者目的是一致的。

中国有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代表着悲、智、愿、行四大“法宝”,菩萨的示现都是很有深意的,也是教导我们要向这四个方向去努力。光是心好不够,还得要有智慧、有福报,有能力、有方法、有行动,才能很好地自利利他。

佛门中一切外在的仪轨、功课,乃至生活方式,都是为了修这颗心。如果什么都不做,以为“只要心好都是一样的”,那都是没有因妄谈果的空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随处皆妙药

当今社会风气浮动不安,问题皆出在「人心」,「身病好...

句句消归自心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

如何能做到心转境界

问: 请问师父,如何能做到心转境界? 传喜法师答:...

回到心的归宿

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活在烦恼痛苦之中,就是因为我们的...

智慧是在人和事之间磨练出来的

末法时期,法弱魔强。什么叫法弱魔强?心里的正知正见...

外界的打扰来自我们的内心

有个小和尚学会了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

宣化上人:内心不清净就有烦恼

菩萨见三界的众生,都患了贪瞋痴三毒的毛病,有种种的...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问: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索达吉堪布答: 现在...

冬季适合进补的食材

冬天该吃点啥呢?吃什么最养生?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

模仿佛陀的行为,就可以成佛吗

有人问我,师父说每天的24小时里有20个小时是在学习、...

供养僧人用钱如法吗

问: 请问师父,现在居士供养出家僧人,一般都直接用...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

原文: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

食物中的补钙冠军

大家都知道从食物中补钙是最自然的方法。然而,很多饮...

基因即是业力

生命的密码,根据现在的科学家说,已经研究出来了,那...

证严法师:在生命的白纸上

△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 有...

对境炼心才是真修行

问: 弟子听过一个公案,有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闭关修...

千金买名,万金买誉

凯琳在逛纽约最大的百货公司梅西百货时,在入口处有一...

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太虚大师痛感早期佛教改革运动之失败,并为反击社会上...

《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白话大意

印光大师原文: 甚矣,世人习为残忍,事事以杀生为礼...

只忧道业难成,不虑身心沉没

出家人专务世法,应赴经忏,贪图名闻,关心利养,佛行...

善恶因果,错综复杂

一次上山,有道友问师父:为什么这个世间常看到好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