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净界法师  2016/1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我们从一个业障凡夫来说,佛陀施设的教导是先有法门再讲心态,他是先为实施权,然后再开权显实,但是最终的结论是心态为根本。你修行用什么法门是方便,但是必须掌握的根本是你的心态。

以净土宗来说,你往生的心态比你念佛的数目更重要。因为你念得很多,但是你没有下定决心要求生净土,你的善根就薄弱。就是有些人净土善根薄弱,但是净土的资粮很强,因为他一天念很多佛号。

诸位!所有的马车,那匹马是最重要的,那个引导者最重要。你的车子很大,马是瘦瘦小小的,这不是一部好马车,因为你的心态太薄弱了。如果你的心态、你的净土的善根强,十句佛号乃至一句佛号都可以往生,因为往生不是靠你的力量,是靠弥陀的感应。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会创造佛号,但是不知道怎么引导佛号,就是你这个马车弄得很漂亮,这部车子弄得很漂亮,但是前面没有马,或者这匹马太瘦了。

很多人念佛念了一辈子,也没有念出一个往生的善根来,他对娑婆世界还是很执着。就是因为这个人念佛时念佛,该打妄想还打妄想,他没有把外在的佛号跟内心往生的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统一起来,所以他这个因果不同时。可能要很多劫后,他这念佛的功德才会出现。

菩萨不然。菩萨在修一个法时,同时就能成就他的善根。虽然他的果报受用在来生,但是以他善根的成就来看,他因果同时。就像莲花,花还没有谢,莲子就已经有了,甚至含苞待放时,就有莲子。一个菩萨在修布施时,已经成就布施的善根,他来生会继续布施下去;他在持戒时,就已经成就持戒的善根;他在念佛的当下就已经在加强他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善根,往生的善根。这是因果同时的,不用等到临命终,他平常就已经在累积功德了。所以他在修善时,由于这种妙法的操作,因果同时显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释迦古佛示现的启示

释迦牟尼佛是古佛再来,在娑婆世界这一期的示现中,他...

绝食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

佛号在心中是不可取代的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 宋朝有一个人叫...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感是我们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

【推荐】念佛者得人天鬼神恭敬

一个念佛人为什么他的种性高贵?《无量寿经》说,念佛...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静下心...

见羲法师:忍辱入道 超越自我

人生在世为什么要修忍辱呢?首先就要明白我这个字的意...

百千万劫难遭遇——中国难生

在座的各位,今天非常有缘,如果人与人之间天地这么大...

如何在家庭矛盾中做到不生气与宽容

问: 家庭当中产生过一些矛盾,我没办法做到不嗔恨、...

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如果我们不能深知五浊恶世很难出离,就会在心里打妄想...

大安法师:畜生也能具备信愿吗

问: 修净土法门的行人,必须具备有信愿,念佛才能往...

积聚福德资粮

我们知道积聚福德资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积...

业难尽情难空,求生极乐得解脱

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于他遇佛得...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曾经有几位道友,她们都发愿说:今生当中,修行一定要...

海涛法师《关于烟供与施食的问答》

1.布施三恶道鬼神、地狱道的众生,他们能够得到吗?...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观察他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

简单就是幸福

需求太多,会衍生更多的欲望,到那时,我的心恐怕再不...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轻重」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

依法为师

佛陀成道后,一日在优楼频螺聚落的尼连河岸边菩提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