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如瑞法师  2015/1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曾经有几位道友,她们都发愿说:今生当中,修行一定要证得道果。说起来容易,真能那么容易吗?但慢慢的我觉得实在也是容易。我们先不说用大乘的顿悟法门,且就所谓的小乘佛教来看,佛在《增一阿含经》里给比丘们说:若能做到三种法,现生证二果,继续用功,乃至于得四果。

哪三种法呢?

第一种法,诸根寂静。

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经中说:比丘若眼见色。不起想著。无有识念。于眼根而得清净。因彼求於解脱。恒护眼根。若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不起想著。无有识念。於意根而得清净。因彼求於解脱。恒护意根。”意思是说当六根接触到外境的时候,要不起种种的分别执著,恒护根门。

这要作到很难。但前提我们可以依戒法来慢慢训练自己:眼不见非法之色,耳不听非法之声,乃至于心不想非法之事。戒定慧三学,我们先依戒法,有意地远离缘非,经过久久的熏习,思惟,要作到诸根寂静,也是很容易的。

第二法、饮食知节。

吃,不是为了让自己长得白白胖胖的,而是要把饮食当成药物,来疗治饥饿的旧病,让新病不生。借助于这个色身,来修于道业。也就是食存五观中的第五观: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第三法、不失经行。

经中说:云何比丘不失经行。于是。比丘前夜。後夜。恒念经行。不失时节。常念系意在道品之中。若在昼日。若行。若坐。思惟妙法。除去阴盖。复于初夜。若行。若坐。思惟妙法。除去阴盖。复于中夜。右胁卧。思惟系意在明。彼复于后夜起。思惟深法。除去阴盖。如是。比丘不失经行。

这里所说的“经行”,包括行、住、坐、卧四威仪。道品,指三十七道品,归纳起来,就是正念。比丘昼夜六时,行住坐卧,都要让自己住于正念当中,思惟妙法。如果修念佛法门,能住于佛号当中,也是属于正念。

佛说如果能修习此三法,现身得于二果。从经中可以看出,修行要证果,确实不难,只是看我们肯不肯给自己一个训练而已。

佛又继续说:比丘们,有三大病——风病、痰病、冷病。风病用酥治,痰病用蜜治,冷病用油治,就能治好。同样,我们的心有三种病——贪欲病,嗔恚病,愚痴病。也有三法对治:贪欲的病生起来,要用不净想对治;嗔恚病,生起来了,用慈心去对治;愚痴病,用思惟因缘法,住于因缘观来对治。这样,三种病都能够治好了。

既然佛为我们说了这么多的法,为什么要强调依戒起修?

因为我们凡夫的心时时处处在一种粗狂当中,所以先要依戒让身远离缘非,回归于内心,渐渐去除粗的烦恼,让心变得越来越宁静,越来越微细。乃至于起一个什么样的念头,都能知道。比如说,当一念的贪欲心生起来了,你马上就能觉了:哦,生起来了!赶快用相应的法来对治。如果你每天都能观照好自己的念头,知道现在是起善念了,还是起恶念了,并能用相应的法来思维作观。我想你的修行可能就有一些进步了。

其实,要作到这些并不难,但我们就是不肯做。总是想着要找一个什么法来修。每天拜佛诵经,也只是盲目地求数目的多少。而不知道作这些是为了什么。

我们磕头拜佛只是一种方法,拜下去的时候,心要清楚明了地缘念身体的每个动作,来对治种种不善的念,继而对治妄念。要让心趋于定的当中,寂静的当中。所以不管用什么样的法,一定要通过思维,知道用这些法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看到个别的人,很用功,但是烦恼很重,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他把用功和修行分开了。虽然拜了很多佛,念了很多经,也只是停留在种善根,积累资粮方面。最主要的是,通过诵经拜佛这些法来对治我们的烦恼。当你贪嗔痴起来的时候,怎么样来呵止它,怎样用相应的法来对治它。比如说,当你不慎与人发生争执了,你马上就要生起观照:我为什么要和他争执?是我的什么心起来?是嗔恨心还是嫉妒障碍的心?然后马上呵斥自己,要忍辱退让。

所以一个出家人看他的外相很安详,但他内心里很忙,因为他要让正慧现前,来对治那些邪念的。因此佛法确确实实没有离开过我们,只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来使用而已。于是借助于打坐、经行、诵经、拜佛等等来慢慢调伏自己。正如那些祖师大德们所讲:放下心中的五欲,这才算是修行。

但我们要在生活当中真正能作到看得破放得下,心里不生一念贪著,每天的起心动念都能清楚明了,乃至于证得道果,就看我们怎么样去付之于行动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修行要及时

我们众生与佛的一念真心,是无二无别的。为什么佛早已...

用自己的力量来度过难关

遭遇困扰和不幸时,不要把原因推到别人身上,而不反省...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

问: 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

将修行进行到底

修行的路很漫长,必定要经过很多磨难,你要看看自己能...

【推荐】不要倒霉了才来学佛修道

像你们又修道又念佛又学密宗,其实我当年也一样,反正...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也...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

永明禅师劝世念佛歌

浮世生身事若何 犹如春燕垒巢窠 波波役役营家计 不如随...

恶友究竟有多恶

《佛子行三十七颂》中还专门讲了区别恶友和善知识的方...

在家佛教徒的三种责任

第一是家庭的责任。 本来,这不需要我来说明,但是在现...

随缘自适,烦恼即去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有何不同

【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

人生之意义

我们大家活在这个世上,天天有人生,天天有人死。长寿...

古代大德诵持《大悲咒》的感应

广恩禅师: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氏...

佛你为什么不帮我

南山上有一座神庙,里头供奉着一尊佛祖。传说这尊佛祖...

一碗饭与一念间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

平常没有佛法的熏染,帮助也是不大

我们与佛法的关系,如同鱼离不开水一般密不可分。 譬如...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问: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慧律法师答: 家庭和...

对待坏人应该是嫉恶如仇还是包容随顺

问: 佛弟子对于恶势力、恶现象、坏人坏事应该是嫉恶...

想避免人类流血,必须从餐桌上做起

世间的技艺,有用来行善,也有用来造恶。然而,世人不...

右手交给左手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生性非常悭吝的人,不要说叫他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