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印光大师  2015/02/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仍然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

白话译文:

要想摄住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常都好像是在佛前一样,不敢起别的妄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这样,妄想自然渐渐消灭了。即使是默念,也要听。因为心一起念头,就有声相。自己的耳朵听自己心里的声相,仍然能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

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心就是意根。口就是舌根,听就是耳根。心念、口念、耳朵听,这三根一摄住,眼睛也不会东张西望,鼻子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体也不会放逸懈怠,所以叫做都摄六根。都摄六根念佛,自然没有污杂的妄念,所以叫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所以叫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就会得到念佛三昧。这个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得到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所以说,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是三昧的别名。这样念下去,一定会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的一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问: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慧律法师答: 念佛三昧就是理...

念佛与参禅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

念地藏菩萨圣号,为何能让病好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无忧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

临终十念就是临终的十句佛号吗

以这种顺从本愿而产生的愿望的力量,在临终具足十念。...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问: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大安法师答: 当你...

开悟不是想出来的

功夫用踏实了,开荒种地,磕着碰着都能开悟。 香严禅师...

被眼前的妄想误导

我们一般人很难被劝谏,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烦,你对一...

训练心的定力

所谓定,简而言之,就是使一种心行形成稳定的力量。即...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

观音菩萨随类现身满彼所愿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

人生感悟20条

1、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

辨别知见正邪的6条标准

正知正见就是佛知佛见。邪知邪见的人,怎能辨别出来?...

造恶与造善之间的不同反应

有一个人当小偷,过了不久。他看上去贼头贼眼、贼脚贼...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对这一点我们会非常地感慨,因为身处五浊恶世,我们众...

戒是一切善法之阶梯

佛涅槃前,阿难尊者问佛: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告阿...

万修万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

山高那碍白云飞

唐天复年间(901-904),善静禅师南游参学,礼谒元安寺洛...

佛教与人生

诸位!今天讲题是佛教与人生。先讲佛教,然后再讲人生...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第二十 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

不可盲信吃动物身体能补己身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加分辨,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