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仁清法师  2016/10/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初发心的同参要向古人学习,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若不如此,不守本分,随妄流转,何异俗人?”我想问的就是虚云老和尚的这个开示,我认为是一种修行方法,但是我不明白。请师父开示!

仁清法师答:二六时中要观照自心,不被物转就是不被外境所转,若不如此,何异俗人。二六时中是什么?在古代印度,人们把昼夜分为: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三段;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又是三段,加起来是六段。也就是一个白天、一个晚上,分六段这叫二六时中。二六时中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一昼夜。

观照自心就是观照自己的身口意。他虽然列举的是心,但是,一切恶都是从妄念所生,我们把心观照住了,口和身也就观照住了。这里讲的程度稍微有点高,我们一般说身口意三业,他直接列举了一个心,心实际就是意业,你把“意”观照住了,把起心动念观照住了,这个口业和身业同样也能观照住。不被物转,就是不被外境所转。物是外境,不被外境所转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禅定。禅定是一种功夫,我们念佛的人念到一定的程度,照常产生禅定的作用。比如念佛的人通过长期的熏修,你的心不被外境所转了,就等于你通过念佛有了一定的禅定的功夫。如果念佛念到一定的程度,你心性明朗了、开悟了,那就是你通过念佛进入了一种境界。在这还有一个非常细微的意思,是什么呢?

比如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这个心就观照当下这一声佛号,抓住当下这一声佛号,就是观照自心,然后,不起贪嗔痴慢疑,不起妄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外境来了,别人喊你了,你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被动摇,你这就是定力。在平常修学过程当中,别人赞叹你,你也没觉得了不起,这就叫禅定。别人诽谤侮辱你,也没觉得是个事,这就叫定力。如果别人赞扬了你几句,你马上感觉到了不起了。哦!原来我是修的这么好啊!自己没发现呢?借了他这个因缘,然后就自我膨胀,生起傲慢心,那就是被外境所转。

或者违缘来了,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别人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修得不如我师父修得好,你修得简直就不如我修得好。”你马上烦恼了。我学了这么多年佛了,还不如你修得好?怎么怎么样,生烦恼了,生烦恼就是心被外境所转而引发的一种现象、一种后果。心不被外境所转,是修行人应该掌握的修行方法。长期这样熏修,外边的这种景象不管是善的还是恶的,是顺缘还是恶缘,你都不起心动念了,这就是一种功夫。

如果这个我们做不到,就和常人没有什么两样,是被外境所转。我们正在念着佛呢,外边马路上一个喇叭一喊:“金戒指便宜了!”你马上,“哎呀便宜了,打听打听怎么样买一个。”心被外境所转了。心被外境所转,何异于常人?和那个没学佛的人有什么两样?实际上学佛的人和不学佛的人,从哪里看得出来?就是从修行功夫上。怎么从修行功夫上看得出来?就是平常我们对照过去的自己,和我们对照周围的其他人,发现在变化,对照过去的自己,有变化、有升华有提高,这就是进步,这就是修行佛法没有白修。

假如你自己跟周围其他的人做一个比较,你的定力、功夫、菩提心、慈悲心、忍辱心都比其他人好,那么可以说你就是个修行人,佛法在你那起作用了。我们可以对照自己一下,有些人修行十几年了,有些人修行几年了,有的感觉到非常精进,但是呢?除了事相上精进以外,这个功夫提高没提高?毛病习气改正没改正?这个就很难说了。有很多人反观自己的时候,就没感觉到什么变化。更有的一些人,学佛学那么三五年,他培养了自己贡高我慢的一种态度,功德没有提升,贡高我慢的心态提升了。

实际上虚云老和尚这段话不但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要求,还是一种修行的功夫、次第。如果我们做不到,就是不改变自己的话,和常人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我们修行不能光从事相上下功夫,还要从心性上下功夫,从本质上下功夫,切实改变自己的毛病习气,提高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修学的功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诵经时如何随文入观

问: 法师,诵经的时候是随文入观,还是就一字一字地往...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过世的父母

问: 师父,我有个问题,就是对我们已经过世的父母。...

大安法师:为什么要强调计数念佛

问: 东林寺作为净宗第一祖庭,似乎特别强调计数念佛...

为什么有些学佛人越学越不顺

问: 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学佛,有的人越学越不顺心,有...

达真堪布:如何才是真正的进步

在行住坐卧当中,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的心,不让它生起烦...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

为何越念佛,烦恼脾气越大

问: 弟子有一些疑惑,为何弟子越是拼命念佛,烦恼越...

算命说流年不利该怎么办

有一个居士写信给我,就是今年是庚辰年,这个辰和戌是...

如何帮助心口不一、贡高我慢的人

网友:怎么去帮助心口不一、贡高我慢的人? 学诚法师:...

憍梵钵提得牛呞病的缘由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

积极的语言把你带向美好的人生

我常常对很多人说: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调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我在十七岁的时候上山下乡,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和一些...

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

达照法师:人生应具备的三种境界

【人生境遇何须料,岁月无痕独自游。 寄语如今营营客...

找小鸟当证人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

水火二河白道喻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

爱的表达有时不用语言

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让我们感动。而那些发生的...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

接受「还不圆满」的自己

在过往的经验中,你肯定会遇到相当多不容易、让你很伤...

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法器

佛法是甘露,但要装在干净的杯子里,如果杯子本身有漏...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问: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佛法说:「大...

宣化上人:至诚念大悲咒灭淫欲火除邪心

末法时代,诸恶充满,这五浊恶世就乱糟糟的,佛法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