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净界法师  2014/08/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空无为是总相,第二、三、四、五、六是别相。

虚空无为者: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这里的虚空是一个譬喻,以虚空来作譬喻。这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一、非色非心:无为它不是色法,所谓色法是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禅宗有一句话说:觅即知君不可见,不离当处常湛然。是说我们想要找出真如这种无为的境界啊,觅即知君不可见,你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找不到的,它不是色法、不是见闻觉知所能够攀缘的境界,你的见闻觉知不能够达到第一义谛的境界,不可以,所以说觅即知君不可见。但它也不是断灭的,不离当处常湛然,无论你是凡夫或是圣人,这个无为法都是存在的,湛然就是很光明、很明显的现前。它不是色法,不是见闻觉知所能够明了的境界,但也不是心法,不是八识心王以及它相应的心所,八识心王跟心所都有能、所,无为法的境界没有能、所,二者不同。这是无为法的第一个特色非色、非心─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

二、离诸障碍:凡夫的色心诸法,有三种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活动的时候─烦躁扰动会恼害身心,所以说是障碍。其次是业障,如果造的罪业太重,这些恶的业力也会障碍你,你想往生极乐世界不可能,你想往生到天上也不可能,如绳系缚,使令你不得自在。第三报障,果报体也是一种障碍,我们在三界得一个果报,就一定要受老、病、死的折磨,当你生病的时候就痛苦了,就一定要去看医生。在无为的境界里,没有这三种障碍,所说离诸障碍,没有烦恼、业力、果报的障碍。

三、无可造作:无为法,它是没有造作的相貌,它不造善业、也不造恶业。

这三种特性: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先把无为法做一个拢总解释,它的总相是这样的。那么以虚空来作譬喻,因为虚空就是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像《楞严经》上说,一座很大的山,你把这座山挖了一个大洞,虚空也不会增加;你说我挖得愈多、空的地方愈多?不是的,山增高了,虚空也不减少,山减少了,虚空也不增加,虚空有这种无障碍的境界,因此把它比喻作无为法。

再补充说明:佛陀在《般若心经》中,解释一切法的空相─无为空性,说出了几个相貌: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法毕竟空,没有生灭相─不生不灭,没有生起、也没有消失。不垢不净─造罪业,不会染污它,造善法,也不会让它更清净。不增不减─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凡夫的境界,真如不会减少,成就佛道,真如一点也不增加。世法的增减、染净、生灭,这些相貌都没有,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是一回事,它的本来相貌就是这样。所以才说无可造作,故名无为。它无形无相,不会有生起、变化,或者消失的相貌。

这里用虚空来比喻很恰当,虚空就是这样,不管你在虚空中怎么造作,盖了十栋房子,虚空也不减少,你把房子拆掉了,虚空也不增加,就是这种境界──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

这一段总相,先把无为作一个拢总说明,以下各别解释无为差别相貌。下面五个别相,分成二类:第一是择灭无为,第二是非择灭无为。这也是无为的二大相貌,一个是因为择灭而显现,一个是非择灭而显现。
所谓择就是智慧,也就是抉择─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灭是指无为法。为什么用灭呢?就像火燃烧得很炽盛,火有时候变大、有时候变小,把这个火熄灭了,而得寂静的状态,叫作灭。这种寂静─灭的出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因为智慧的拣择─我空法空的智慧,另一种不是智慧所成就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照见五蕴皆空》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

唯识学的因缘观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唯识学解读人生,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

为什么想要修行的时候业障就来了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这...

是你自己的心,把你自己创造出来

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实你的生命是由你自己的心所变现的...

蕅益大师开示的三种念佛

念佛理观与事修之应用: 一、惟念他佛──专注佛境──...

煲汤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中国人喜欢喝汤,尤其是广东人,老火靓汤是必不可少的...

永嘉大师证道歌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吗

有一次,我有个二十二岁的女弟子失恋了,她很伤心地来...

临终时怎么知道来的是阿弥陀佛

问: 请问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我没见过佛...

高僧们的他心通

他心通有种种不同,如果是已经证道的圣人,比如澍庵,...

宣化上人: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

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恶业,能令人颠倒发狂。 ...

奉献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拿钱

现在的人一提奉献就怕。1993年我曾经遇见过。那时出去...

东林寺发布伪经目录大全

伪经目录: 《佛说清净财神经》 《家堂经》 《十诰灵文...

【推荐】广钦老和尚开示录

◎行持语录 这部份开示,是从一九七八年冬季开始,至...

性格决定身体的健康

英国诺丁汉大学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健康心理学家马丁...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吗

问: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吗?或者早晚都可以念?...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

人生不如意如何消业

问: 近几年工作收入低,家庭不和谐,是否是前世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