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唯识五重观

忏云法师  2014/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唯识五重观

再介绍唯识的观法:唯识五重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我浅浅的说。

第一、遣虚存实观

“虚”就是遍计执、执着。怎么虚呢?好比林某人杀张明凤、又是胡某人杀黄春雄,要杀的时候瞪眼,非把他杀了不可,杀了再分尸,过一天后悔了,再过两天要自首、又不敢自首,东躲西藏,最后警察抓到了,嚎啕大哭,悔之晚矣!这不是虚妄吗?哪有真实我!其他小事也是,好比不犯手淫的时候想犯手淫,犯了手淫又后悔了。这不都是虚妄的执着吗?知道鱼肉炸的、冰淇淋吃到肚子里要起物理化学作用,要拉肚子,明明知道不好,遇到了非要吃不可,拉肚子就后悔了,蹲在马桶上,咬牙切齿、肚子绞劲的疼:哎唷!再不敢吃了!决心再不敢乱吃。要吃的时候决定吃,肚子疼的时候、决定再不吃了,这不是虚妄的执着吗?

如此,虚妄的执着遣出去,存实事实理。实事,穿衣吃饭生活起居都是有的,这都是事相,这里头我不执着,当下就是真实理。禅宗祖师说:终日吃饭没吃一粒米;终年穿衣,没穿一丝缕。那个意思没有执着,六根对六尘不触、触了丝毫不执着,那就是一点也没有。终日吃饭、终年穿衣是事;终日吃饭,没吃一粒米,终年穿衣,没穿一丝缕,就是没有执着了,当下就是理。人生的实事、实理,兄友弟恭、孝悌忠信尽量保存,这都是事;理,我应当做,没有我能做、我做得好、我做得高、我比他怎么…,都没有这些,同时我还做,离开遍计执。唯饰五重观第一重、遣虚存实观,事是依他起性,理是圆成实性;遣的虚是遍计执性。

第二、舍滥留纯观

我二十几岁信佛了,俗家大哥二哥两人有五六个孩子,我要劝人信佛,我就用这种办法,我从街上买点芒果、香蕉、巧克力糖…,回来我叫门,他们在里头跑出来:“叔叔回来了!叔叔回来了!”给我开门了,看到我拿了糖果种种好多一包,都要动手抢。我说:不可以!还没敬佛祖,要有礼数!我拿到佛前一供,说:“拜三拜就给分!”有条件的。他们五个人站在那儿,北方天冷,扎个小辫子、钻天锥,都不动了。将军了、这事情不好办了,我就把糖果放在垫子上,放了五份。我说:谁拜下拿起来就是他的。这下计策太好了,放在眼前你拜吧!为五斗米就折腰了;为糖果就屈膝了,拜下去了。

“五体投地,脚翻过来,臀部落在脚上,两肱开开,手翻过来,头面接足皈命礼。眼睛睁开,不睁开上火,睁开去火…”,这都是那时候练习的。要起来的时候,这几个都起来了,那个起不来了,我想大半是痛哭流涕的忏悔呀!这小孩最有道心了。我说:怎么不起来?起来吧!人都起来了。一看哪!趴在地下,口水一直流,地下都是,拜垫也是,嘴边还流口水,起不来了。正拜的时候,就想糖果:薄荷的、有辣味,酸楂的、有酸味,香蕉糖果有香味,巧克力还有西洋味,太多太多味了,一想、流口水。就是圆满日吃饺子,过斋堂正念供的时候慢慢念,念的时候也流口水。就是境界滥心。“滥”是境界,糖果放在那儿就是境界;“纯”是心,心本来是纯的,境界给搅扰的。

吃糖果如此、小姐在那路过也是如此。他拿着手帕送给她,她特意装模作样引诱,这个境界在打坐拜佛的时候,它就泛滥我们心,叫心不能纯、不能净了。所以,舍滥留纯,在打坐修止观、修唯识观的时候,念佛也是一样,都是相同的理,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把所有尘缘的境界舍去,留清纯的心,就好念佛了。

第三、摄末归本观

“末”是见相二分,就是心和境。不但境不要,连由境起的心也不要,先舍境、后舍心,再舍舍、再遣舍。如《圆觉经》先离境、次离心、再遣离,最后遣遣。不但境──相分不要、见分也不要;归本──归到自证分,还就是真如自性上,不生不灭。枝节都有生生灭灭的,本是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也叫真如。不是虚妄的,就是真;不是散乱的、生灭的,就是如,如如不动的。摄末归本,这是第三重唯识观。

第四、隐劣显胜观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是殊胜的。发而皆中节就是事都中节──合乎节骨眼儿,合乎仁义礼智、合乎礼貌、合乎人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是胜。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事是和。喜怒哀乐、离合悲欢种种心理的作用,都不要,劣、不好。用功的人,我观察慈舟大师和倓虚大师,笑、不像我们笑得停不住了,像小孩子一起笑,挠一挠更笑,没有那样;也不能哭得难过要上吊,有哪个老法师上吊?也没有那么哭的。没有那些喜怒哀乐。

这些喜怒哀乐都是劣;保持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那才是殊胜。八风吹不动,那才殊胜。修行要隐劣、要显胜──就是明明德的意思,胜就是明德;劣就是憎爱恩怨贪瞋,再是《百法明门论》中所有的心所。连讲的真如,《起信论》说还是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最后遣到不可再遣了,真正的真如显现,说的真如还是劣,真正的真如才是胜。这个劣是标月的指头,说的真如、讲佛法,不是最好的嘛?比骂人、比无谓的好得多,而这还是劣,真正的月那才是胜。所以真正打坐不想那些道理,不要扯葛藤,真正好好老老实实的念佛,当下就是大圆镜智、大圆满月。隐劣显胜,胜也可以说是真如自性、圆成实性,名字不一样,实际心的自性是相同的。

第五、遣相证性观

最后,遣相证性:遣唯识的相,证唯识的性。达摩祖师面壁就是遣相,所有的一切相都遣除。譬如真正用功,不但世俗的相遣了,连佛法的相也遣。我就是尽心尽分,佛法要是该断绝的时候,我就卖了命也不行,连佛法也是众生相、法门的相;证真实性,人人都证真实性也就可以了。唯识相是生生灭灭的;唯识性是不生不灭的。达摩祖师就是以面壁的相,示现遣相证性观那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唯识宗独特的八种戒

唯识宗独特的八种戒,就是与人天乘和独觉乘不同的八种...

今生可能是你无量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次

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样?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

正确的面对业力

我们学了唯识学以后,我们看到我们无穷无尽的过去,我...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推荐】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

轮回的因素与转变

所以这个地方从唯识学的角度,我们要掌握三个重点:第...

四种情况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请我们看具缘成犯。在淫戒有四种情况,是成就犯戒的根...

沟通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是为了理解别人

在世间,当我们拒绝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是需要智慧的,...

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

佛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哪四种呢?...

参透人生便是禅

人生路上,一路走来,我有许多难解的问题,关乎心灵,...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

少说与多说

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

多闻佛法的重要

第一种,是我们要多闻佛法,闻思修三种智慧,闻法是非...

梅艳芳的一段师徒缘

一段隔世的师徒缘,梅艳芳重拾依止,放下自在。红尘滚...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

生意场上要喝酒该怎么办

问: 有的人知道喝酒不好,是犯了酒戒,但是在生意场...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那年春天,我与几位师兄到东林寺拜见大安法师,法师正...

不原谅别人就是不原谅自己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天渐渐黑下来了,艾子将船...

一个人不能安忍,主要是没有看到真相

怎么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导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

印光大师有关放生的开示

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