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

2020/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

佛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哪四种呢?

第一是年幼时面容姣好,光鲜美貌,头发乌黑、牙齿洁白,皮肤光泽,气力充沛、坚毅刚强,举手投足间自信洒脱,乘车、骑马时众人无不赞叹爱敬,将来有一天忽而年老,头发变白、牙齿脱落,面容起皱、皮肤松弛,身体需要拐杖来支撑,气息短促呻吟不断,想要青春永驻而不变老,毕竟是不可得的事。

第二是身体强壮而健康,骨骼实盛、骨髓密实,走路步伐稳健轻松,无人能比,饮食顺畅、自如,头部及整个五官全部健康、得当,无有不适,这种健康也是无人能及。

拉开弓箭、架上箭矢或者手里拿着其他兵器,在自己或他人遇到危险时,即使在并不清楚是非曲直的情况下,也会依仗自己强壮的身体而对别人破口大骂,并认为这是豪杰之举,认为自己的身体永远不会衰败损耗。

疾病突然到来之时,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身体的苦痛就像挨板子一样,耳朵无法听美妙声音,鼻子无法闻香味,嘴巴无法品美味饮食,眼睛无法看美好事物,皮肤无法感受细滑,坐起来需要别人帮扶,大小便、口水失禁,身体卧在恶露之上,种种病苦难以形容。

想要免于疾病、身体安乐无有疾病,毕竟是不可得的事。

第三是希望能够长寿、永远活在世间。有时有人暴病身亡,寿命很短,一个人活在世间忧愁的事情总是很多,比起很多的忧愁,寿命实在是很短、很少,因为不能觉察到无常,所以才会沉迷于色、声、香、味、触等五乐之中,放逸之心肆意行杀害、偷盗、邪淫、离间他人、说粗鄙语言、打妄语、花言巧语、贪心嫉妒、无有正见。

不孝顺父母,不恭敬师友、轻而易举的改变自己尊长。处处与道相逆,却希望自己永远富强、尊贵,讽刺、诽谤圣人和正道,持无人能及的邪见,仰天长嘘、推算自己的命运,羡慕世间的荣华富贵,不通达天地之道、表里之由,不能明了一切世间皆为四大合和而成,如幻化一般并非真实。

不知道古往今来世事兴盛的原因,不愿接受世间所倡导的正道,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认为天地之事都存于我心也由我掌控。

无常来时,就像风吹散云一样,希望长生不死却难敌无常,忽然命终,对色身的拥有无法自在遂愿,想要长寿无极,毕竟是不可得的事。

第四是父母颐养天年、兄弟孝悌有序,家眷守礼知节,亲族互助共进,朋友深情厚谊,知音志同道合,夫妻琴瑟和鸣,家产富足,享高官厚禄,外出骑马乘车游乐观赏时,妻妾子孙随心所欲快活玩乐,使幼奴和仆人快步随行,自己则骑马环视人群顾影自怜,对人轻蔑无理,抱有独一无二的优越感。

随意怒骂家奴是禽兽是畜生,出入自在随心所欲、不顾礼节、没有法度,也不去观察前后的环境是否合礼,认为他的眷属和仆从等都能够轻易得到。

无常来时,就像热水消融冰雪一般,内心则焦虑惧怕,请求别人帮助度过患难,怎么可能如愿呢?呼吸停止生命终结,灵魂独去,父母、兄弟、妻妾、子女、亲戚、朋友、知音、恩爱全部独留世间,高官厚爵、家产仆从也全部如星星般,分散流落各奔前程,欲求不死,毕竟是不可得的事。

《佛说四不可得经》

 

本经开篇讲述了证得五种神通的四兄弟为避免寿终,各施神通欲逃避死亡,结果都未遂愿的故事。佛陀由此开示世间有四种事不可得:1、青春永驻,不会衰老;2、身体安乐,无有疾病;3、长寿无极,永活世间;4、亲属朋友,永远跟随。佛陀为令众生免于四种苦难,永出轮回,故示现世间教化群萌。

人人都知生老病死在所难免,却未必有勇气直面死亡,如理思维。大多数人总觉死亡离我甚远,无需挂碍,吃喝玩乐才是人生大事,以此逃避现实、蒙蔽自心,岂不知人命无常,死时不分男女老幼。

小编曾随师父探望一位白血病患者,由于坐错电梯,我们只好穿过其他病区,爬楼梯,当来到癌症患者的病房时,顿觉灯光昏暗,阴气沉沉,与外面的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形成极大反差。

患者是一位不满20岁的花季少女,由于还未筹集到所需的医疗费,满面的愁容。探病后,师父说,这个真的是福报问题,一个与她患同样病、年龄相仿的人,没多少天就筹够了治疗费。后来听说,这个女孩最终还是没能筹齐手术费,离开了人世。

近来科学家们纷份预言十年之后,人类就可以通过基因改造获得永生。就算这个预言真能实现,但人类是生存在地球上、宇宙中的,地球、宇宙毁灭时人类还能独存吗?

唐代修仙的吕洞宾在黄龙禅师面前自许“囊中有不死药”,被黄龙禅师当头棒喝:“饶君八万劫,终是落空亡!”世间最长寿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人,八万大劫后都逃不过死亡下堕的下场,何况其他的呢?

人们总是在自己制造的幻想中生活,对于本来无常、苦、无我、不净的现实视而不见,恒执为常、乐、我、净,人们在四颠倒的自我欺骗中上演生死轮回的无尽悲剧。

印光大师说:“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依怙!”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还要在本经揭示的“四不可得”中,永无休止去水中捞月吗?死无常是人人躲不过去的,但“死”之一字,又是世人无不忌讳最不敢面对的。

一幅大大的“死”字却挂在印光大师的关房中,下面的题字是“学道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直面死的真相,就是道与俗的分野。唯有痛念死无常,才能死尽偷心,放下娑婆活计,欣求极乐光寿。“死”字乃入道之初门,对念佛人来说,“死”字最亲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

「无常」即是「无我」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

把每一刻当做临终修,就能够摆脱死亡痛苦

你们都不愿意听到死这个字眼,认为不吉利。但是死亡从...

识神随业走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偈子:鸟来入瓶中,以縠掩瓶口,...

感受痛苦和死亡的逼迫

你不能确定何时死去。虽然你拥有宝贵人身,但它全然是...

现在拥有的只是幻觉而已

我经常遇到一些朋友,他们告诉我,自己拥有什么什么样...

你想留什么在人间呢

在佛教里,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人是死不了的,人生是...

供斋与供物,不及刹那念修无常殊胜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

学佛要先懂得佛教道理

我国有五大宗教,总的说都是劝人为善,大家都做好事。...

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

一个行为就能获得如此大的功德

修安忍的功德无量无边,大乘经典中有诸多解释,在此归...

不要总看众生的缺点

《耶赤》经典里讲:不要总看众生的缺点,不要看个别修...

佛为何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众。民国十年,朝礼...

佛学常见辞汇(十七画-十八画)

十七画 【优波离】 又作优婆离,华译近取,或近执,...

【推荐】鲤鱼救子的感人故事

在乌江那个地方,有个名叫刘子胥的人。他有一个鱼池,...

学佛是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

我们的烦恼都是自愿的

一天,师父带着徒弟到山里面,走着走着,突然,师父就...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

大安法师:无医药可治时,学净土的该如何做

问: 如有亲属有病,无医药可治时,净土法门弟子该如...

每日的课诵对居士修学尤为重要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