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大安法师  2016/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逸多!佛出世难;离八难②身,亦为难得。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力③无畏④无碍无著甚深之法,及波罗蜜⑤等菩萨之法,能说法人,亦难开示。阿逸多!善说法人,非易可遇,坚固深信,时亦难遭,是故我今如理宣说。汝等修习,应如教住。

汝阿逸多,我以此法门及诸佛法,嘱累于汝。汝当修行,无令灭没。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勿违佛教而弃舍之。当令汝等获不善利,沦没长夜,备众危苦。是故我今为大嘱累,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应勤修行,随顺我教。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译文:

阿逸多!像这样一类具有大威德的菩萨,能够开显净宗以外种种佛教法门,由于没有听闻念佛往生净土的妙法,有一亿菩萨退转无上正等正觉。

阿逸多!佛出兴于世间难;众生离八种障难身,也是难得。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种力用、四无所畏,自在无碍无著甚深之法,及波罗蜜等菩萨自利利他之法,有辩才善能说法之人,对上述佛教深妙之法,也难以开示。

阿逸多!善于宣说净土法门的人,不容易遇到;对念佛法门生起坚固深切的信心,这类的善世良时也难遇到。所以我现在称性契理宣说念佛法门,你们信受修习,应当如佛的教敕而安住。

阿逸多!我把这个净土妙法以及其余诸佛法,嘱咐给你,你应当如教修行,不可令此念佛法门灭没。

像这样广大微妙的念佛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举扬赞叹的,你们不可违逆佛的教敕而弃舍它。否则,你们将不能获得出离生死轮回的善利,业力所牵,将沉沦埋没在无明长夜之中,备受众多的危险困苦。

所以我现今为你们作大嘱累,你应当传承弘扬念佛法门,令此法久住世间,永不消失。汝等应当精勤修行,随顺我的教诲,得获大利。

注释:

①阿逸多:意译无能胜,即弥勒菩萨。

②八难: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的八种障难:1)在地狱难。2)在饿鬼难。3)在畜生难。4)在长寿天难。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5)在北俱卢洲难。贪著享乐而不受教化,称为边地。6)聋盲喑哑难。7)世智辩聪难。8)生在佛前佛后难。

③十力:指如来具足的十种力:1)知是处非处智力。2)业异熟智力。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4)知诸根胜劣智力。5)知种种解智力。6)知种种界智力。7)知一切至处道智力。8)知宿命无漏智力。9)知天眼无碍智力。10)知永断习气智力。

④无畏:即佛的四无畏: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

⑤波罗蜜:意为到彼岸,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

【按】

世尊将念佛法门殷重嘱累弥勒菩萨,证知弥勒下生成佛时,龙华三会必将宣说。贤劫千佛,亦复如是。佛佛相续,同一悲心,欲令度尽一切众生。一言三复,吾人当随顺佛教,作如来使,弘扬净土法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一、出生望族,孝深识广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年),...

李炳南老居士《正是用功时节》

每年的元旦都要说几句佛法,本人在台中每星期都有讲经...

宣化上人:修道不要争第一

现在参禅人,尽在皮毛上用功夫,把参禅当做比赛来争第...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

用什么简单方法处理24小时的妄想

问: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两个小时,我不可能一直念佛...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

「唯心净土」的正确含义

这个唯心净土,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在这里往往会...

前来助念的人越多越好吗

问: 弟子所在的小城镇念佛人极少,很难组建助念团,...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

不吃肉就很难应酬,该怎么做呢

问: 请问我从出生到现在已28岁,吃过不少肉,也杀过...

为何至心念佛能消多劫生死之罪

诸经典中都说念佛有无量的功德。为什么会有无量的功德...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

念佛法门有佛力的加持,还能够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

福在每一天

有人认为福者,即富也,有钱就是福。富字宝盖头下那部...

济群法师《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望得到的是幸福。如何才...

仇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在热带海洋,有一种奇特的鱼,名叫紫斑鱼,其全身长满...

多欲为苦--警惕欲望的祸患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

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

佛陀最后的教诲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

茶饭禅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

蔡礼旭老师:孩子虚荣怎么办

孩子虚荣是结果 原因在哪里 我们为人长者的价值观是...

修练我们的定力

佛界有一宗著名的禅宗公案,六祖惠能受具足戒之前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