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福在每一天

2015/1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福在每一天

有人认为福者,即富也,有钱就是福。富字宝盖头下那部分不正是“福”字的右半边吗?有人认为福者,辅也,指的是辅佐帝业的宰相,做官便是福。也有的说福者佛也、参禅是福,佛家认为自己的禅院即是“洞天福地”。还有人说福者,糊也,不是说难得糊涂么?做人糊涂一点有时也是一种福份,故糊涂是福。上述把福看作是“富、辅、佛、糊”四字之解,看似望文生义,仔细品味其实都不无道理。

福的内涵极为丰富,又很有弹性,似于各种不同的愿望与要求,它都能包容。所以人五分贫富贵贱,对这个福字,都寄予了厚望,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好运,能实现人生之梦的圆满。

其实,财富、健康和幸福的关系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明确。易言之,那些财富、健康的同时拥有者自我感觉不一定就幸福。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和埃德·迪纳研究证明: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幸福的标准。因为人们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幸福,相反,随着财富的增加,人们似乎变得更加苦恼。在大多数国家,收入和幸福的相关性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有在最贫穷的国家里,收入才是适宜的衡量幸福的标准。从总体来讲,富国的人看起来要比穷国的人幸福,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微乎其微的,而且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财富之外的其它因素。

按中国传统的说法,人生全方位的美好现实是福禄寿喜一齐来,那是美好生活的极致状态。但是人生多欲,因人们各自的处境和心态不同,对福的理解和企盼亦千差万别。没钱的祈求有钱,有钱的祈求家财万贯。历史上的皇帝在各方面满足之余还要去祈求什么“长生不老术”。可见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福字也不拒绝人们的想入非非。这就是福字的好处。只是世间上没有什么救世主。所谓幸福都得靠自己去营造,去体验,去追求。人们可以用金钱买回一张大红福字,那只是买回一种氛围,一种心情,因为它并不能保证你愿望的实现。福是随遇而安、随缘而度。福是人们愉快的心境,是创造性的劳动,是和谐环境和平静生活的综合。说到底,福在平常日子里。

此外,经济学的“边际效用理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人们消费的商品量越大,从中得到的心理满足越小,据此类推,一个人、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社会拥有的幸福越多,在获取新的幸福时所被赋予的幸福体验也就越少;相反,如果一个人、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社会拥有的幸福越少,处于一种幸福饥饿状态时,即使一点微不足道的幸福加诸其身,也会让他觉得无比幸福。所以当向急需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带给他的幸福将是无以伦比的。另外,如成功、欢乐、自由、满足等,都存在类似情况,拥有的越多,重新获得时的幸福体验就越少。

如果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待“福”的内涵的话,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转变成祸害。这时候的“幸福”就成了一个动态的概念,真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其实,福与祸之间的转换规律正是人生幸福之“边际效用”的根本原因。

在一定的条件下,幸福与人的欲望会构成相反相关的联系,托尔斯泰说过:“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番话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它是就欲望越大、人生越易致祸而言的。柳宗元在《蝜蝂传》中说,有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蝜蝂行走时遇见东西就拾起来放在自己背上,高昂着头往前走。它的背发涩,堆放上东西,散不下来,背的东西虽然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使它感到很困倦。但它仍不止贪婪的行为,最终累到在地。柳宗元以虫喻人说,如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 “遇货不避,以厚其室”。这种人实际的智力跟蝜蝂一样,不懂得“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个古老的真理。

人生的不愉快实在是自己欲望过多所致,不可否认,我们每个人都不可抵御各种欲望的诱惑,如权欲、钱欲、情欲等,所谓人皆有七情六欲,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一句“欲壑难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古人讲节欲,就是节制自己的物欲、情欲等,对于得到的东西有知足的想法,才能常乐。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的调动与体验完全在于自己。对自己的品德、所处的环境、碰到的机遇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就会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就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恬静、从容。

我们常羡慕当皇帝的快乐无比,然而历史一再告诉人们,许多人拥有四海,贵为天子,却不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过不上温馨的家庭生活。在宫廷里生活,有时候会是一场灾难。像唐太宗屠杀兄弟,唐玄宗杀亲生儿子,明崇祯挥剑砍女的悲剧,历史上不乏其例。他们虽声名显赫,富甲天下,但难道他们真的幸福吗?事实上,他们内心世界是凄凉的,未必有普通人的幸福感。

人生不满百年,既是漫长的,又是极其短暂的。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拥有一个真实的人生,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不如意,但人与人是不能比的,也是无法相比的。不管别人怎么看,只要拥有一个率真的快乐心灵就是拥有一个幸福的世界。虽然我们拥有的不多,没有足以骄人的金钱、权势,没有声震寰宇的大名,但我们真实地活着,我们拥有平凡宁静的生活,感到每一天的日子都是在快乐中度过,这不就足够了?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吗?

其实福也有两个层次,也有两面性。即福有两种。一种叫鸿福,我们说鸿福齐天,替老人家祝寿,写在寿幛上或贺匾上的是: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多数人以为福即有钱有面,大福大贵很神气,多人捧场,就是福,就是贵。其实,这只是一面,我们说它是鸿福。另一面是什么福呢,叫清福。什么是清福?清福是朴素之福,闲适之福,淡雅之福,平常之福。鸿福不易学,清福更难享。享清福的人,说到底就是在心灵深处找到一个灵魂的家园,他的内心世界宁静而丰富,家境不富但心无挂碍,正所谓“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种福气很难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

圣严法师《欢喜心快乐做功德》

有的人会疑惑,做义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让人得到什...

及时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这句话或...

学会13招,让你每天都幸福

1、努力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总是看好的一面。别让心思...

做了好事被人骂,还要很高兴

阴德就是说你自己默默地修行,默默地帮人家,不用宣传...

达真堪布:求来的福为什么是债呢

问: 求来的福报为什么是债呢?为什么将来要加倍地还...

自私自利就不会有幸福

虽然我们已经学佛了,但是心里还是不敞亮,与他人相处...

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

消灾免难应当吃素戒杀

我们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

法师们关于贩卖佛经的问答

问: 现在有些佛教徒以高价贩卖经书,美其名曰是在弘...

【推荐】念佛法门的专修与杂修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传记刚好是第十九愿的印证,你看蕅益...

命运把握在我们自身手里

世间上的人都明白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存在,而更多的人认...

人生的三十个零

有计划-没行动=零,有机会-没抓住=零,有落实-没完成...

人生之中的四个妻子

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不管我们做如何事情,都要保持美...

想要「口吐莲花」,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佛经里也有不...

当今社会人们的嗔心毒火

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仗着自身的心智优势,成了这个星...

平等惠施获福无量

昔日,佛陀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度众。一天,师子...

星云大师《认错的美德》

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勇于...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不信佛的人对佛教的诘问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

宽容是人生的最好修养

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既...

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

问: 请法师开示,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