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想要「口吐莲花」,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宗性法师  2016/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想要「口吐莲花」,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佛经里也有“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已德”。而十善法里关于口业的有四条: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这足以说明“嘴巴的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佛弟子想要“口吐莲花”,可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管好这张嘴?宗性法师给出了答案。

不妄语:不妄语,离妄语,进而说真实语

不妄语,就是不说假话,不说谎话。我们平时不要说假话,要给人留下一个诚实的印象,不要让人觉得:哎,别听他的,那个人鬼话连篇,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那就说明肯定是你经常骗人,别人对你已经失去信任了。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不妄语很难,为什么?要得罪人。这也是我们遇到的难题,所以佛法说如果动机是善良的,是为了帮助别人,这样的假话也是可以说的。

离妄语,就是说我们说话不要依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处处要以理为先,公平正直。保持好这种公正的心态。

真实语呢,有的时候我觉得只有不说话,才是最真实的语言。可见真实话有时不合时宜,所以说真实语也要善巧方便。这里说“说真实语”,还意味着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有修养的人,这样的人说的话就有摄受力,别人都会相信。这是从义理上来讲的。

不两舌:不两舌,离两舌,进而说无诤语

什么叫两舌呢?就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别人的融洽,做一个搅局者。

离两舌,除了不挑拨离间,还要处处撮合别人的好事,做个忠厚仁爱的人。

对决定的事发牢骚是属于诤语。不搬弄是非,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破坏众生和平的事,不要会上不说,会下乱说。无诤语就是针对面和心不和的人,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恶口:不恶口,离恶口,进而说柔软语

不恶口,就是不骂人,说话口气不大,嗓门不粗。就是讲说话要有分寸,要有度。

离恶口,就是不但不骂人,而且说话时能审时度势,掌握时机。是冷静的有礼貌的,处处替人着想。

柔软语不是拍马奉承,而是要心平气和,面容和善。过去形容人说话像春风拂面一样,柔软语有时候就是有这个作用。你要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说让人非常伤心难过的话。要学会宽恕别人。

以前有个小师父出去化缘来修庙,那是在农村里头,那时候化缘不是说把功德箱往那儿一放,别人就把钱放进去了,人家要看你怎么说的,说得漂不漂亮、精不精彩,来决定给得多还是给得少,就是说完全要取决于能不能把人家说高兴,这小师父就开腔说道:出功德呢,出功德呢,出了功德就发财,一文出了万文来。别人觉得这小师父说得好听,心里受用,就纷纷出钱。这小师父又开腔了:功德越出越好看,家中鸡下双黄蛋。这下出钱的人就多了,钱也出得越发多了。这就是柔软语。

这就是说,不恶口的人,心性敏锐,善于洞察别人的情绪变化,心底慈悲善良,总是适时地说好听的话。

不绮语:不绮语,离绮语,进而说庄严语

不绮语就是说不要花言巧语,不说下流话。不说挑逗、调侃、调戏性质的话。

离绮语就是要保持不随性和随意的心态,说话不总是挑刺,随时警惕自己不说无意义的话。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真心的去赞美别人。

说庄严语其实就是要抵制诱惑,减少欲望,从而力争得到威严厚德的修养,就是说要成为一位有修养有道德的智者。言语谨慎,出必庄严,认真对待别人的话语,不说下流话,不说调侃话,让别人一见此人心生敬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宗性法师文章列表

说话虽然简单,但说什么话很重要

前几年,有个年轻人在跟我谈话时,给我讲了他身上发生...

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父母、师长、朋友...

最可怕的捕风捉影

是非朝朝有,没有现在多!现在社会上的谣言是非,各种...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

没有看到真相前,不要轻易地评论

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地评论或评价;了解...

「自赞毁他」与「说四众过」

这个口业我们解释一下。在菩萨戒是很重视口业,诸位!...

【推荐】口业清净,功德不思议

何为『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种口业 妄语者,见言...

为什么不能随便去评论别人

以前我有个毛病,很喜欢对别人下结论,就是评价某人怎...

不管修哪一个法门都要持戒

佛教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随着时代改变,唐宋年间的这...

无我的道理与轮回的迷梦

问:师父,突然有一天发现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追求...

用几十年的苦难,换取永远的解脱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净因法师答: 要想解...

【推荐】生命面临着两个抉择

你的生命面临着两个抉择: 第一个,你把你今生布施、持...

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

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经历许多的修练,因而获得极...

临终助念的时机该怎么把握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

无处不在的恭敬--东林大佛的设计与建造历程

大佛的建设意义与建设理念 东林寺净土苑的定位是纯宗教...

人生因选择而精彩

有人说,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选择组成。的确,我们每...

证严法师:学佛

学佛者,最重要是培养慈悲心。若是失去了慈悲心,就失...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我常用一句话来勉励志愿者,也勉励自己:「尽心、尽力...

临终念佛与开示如何把握时机

问: 临终念佛与开示如何把握时机?是先开示吗? 净界...

禅要如何去参

王辅益是个非常发心的信士,除了工作以外,只要有空就...

父母应教给孩子的事

有个孩子心里烦:为什么同桌总是考全班第一名,而他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