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口业清净,功德不思议

2015/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口业清净,功德不思议

何为『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种口业

妄语者,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以虚为实,以有为无等,凡是心口不相应,欲欺哄于人者皆是。又若自未断惑,谓为断惑。自未得道,谓为得道。名大妄语,其罪极重。 若是见到说没见到,没见到说见到。把假的说成真的,把有说成没有。凡是这类心和口不相应的话,想要欺瞒哄骗别人的语言,都叫做妄语。如果自己尚未断见惑和思惑,却骗别人说断了。自己尚未得道,却骗人说得了。这种则叫做大妄语,罪过甚重。

恶口者,谓言语粗恶,如刀如剑,发人隐恶,不避忌讳。又伤人父母,名大恶口。 恶口就是言语非常粗恶,像刀子像利剑般能伤人。或者毫不忌讳的说别人的隐恶。如果在言辞上伤到别人的父母,就叫做大恶口。

两舌者,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挑唆是非,斗构两头等。 两舌就是向甲说乙,向乙说甲,以挑起双方的是非,让两人彼此起间隙,进而斗争起来。

绮语者,谓无益浮词,华妙绮丽,谈说淫欲,导人邪念等。 绮语的意思,就是没有益处浮泛的言词,听来华丽美妙引人遐思而已,或者是谈说淫欲等事,引起别的人起邪念。

口业清净,功德不思议

佛陀有三十二相好庄严,其中一相为“梵音声”,就是真正做到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所感得的果德。佛于无量劫来未曾打过妄语,所以具清净梵音,说法音声能遍传十方国土,而且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说一句法,什么人都能够了解、契悟,不仅台湾人听得懂,日本人也听得懂,乃至世界各国的人都能理解,甚至于畜生、饿鬼、地狱道众生也能听得懂。

另外,一个人如果口业清净,三世不打妄语,舌头一伸就能到达鼻尖的地方,这也是因为过去口业清净所感得的果报;佛不只三世,乃至三大阿僧祇劫,都修六波罗蜜,口业清净,所以佛的舌头,一伸即能覆面至发际,称为“广长舌”,这也表示佛说法广大无碍,无远弗届,无人能及。这些都是佛在因地修行时,口业清净所感的殊胜果报。

有一次,佛陀神通第一的弟子目连尊者,为了想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梵音声,究竟能够到达多远的地方,于是就用神通来测验佛的音声,看看飞到什么地方,才听不到佛的音声。于是用神通飞过了无数千万亿个佛国世界,但是还听得到佛的梵音声。目连尊者最后飞疲倦了,便停留在其中一个世界休息,伫足一看,这个世界的人都长得很高大,自己与他们的报身比起来就像一只小虫子一般;此时这个世界的如来正在与弟子共进饭食,尊者刚好停在一个有如山一样高的大钵钵缘。

如来的弟子一看,奇怪!那里飞来一只似人身的虫子,还身著袈裟,于是告诉如来眼前所见之事。如来说:“你们千万不要看轻他,他不是什么虫子,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为了测验他的师父──释迦牟尼佛的梵音声能够到达多远,所以用神通飞过了无数个世界,现在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休息一下。”接著又告诉目连尊者:“佛的梵音声,是无远弗届的,纵使你经过无量亿劫,继续不断地飞,还是无法测出佛音声的边际!”

众生内心有嗔心、嫉妒、骄慢等烦恼,因而易犯种种口过,或说话挑拨离间、恶口骂人、说不实的话欺诳他人;或说秽语、无意义的话,乃至毁谤佛、法、僧及一切众生等。由于口犯种种过失,导致今生有所言说,人不喜听、亦不信受;乃至后世贫穷下贱、容颜丑陋。而修行若能远离四种口过,未来即能感得如佛的清净梵音声,说法度众无有障碍。此外,口不犯四过,以真诚心待人处世,不但能得人信赖、尊重,念佛、持咒、诵经也会有感应,因为口业清净,自然有清净的功德效用产生。

古德云:“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足见一句话的影响甚大!常说是非,口业不净者,人见人厌;反之,常以好言,真诚称赞别人的长处,人际关系必定很好。一个家庭里,姑嫂、妯娌或兄弟姊妹之间,彼此不和,产生嫌隙,这个家庭必定无法和乐兴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或团体与团体之间经常互相攻讦,这个社会必定乱象频仍。若是人人都能净守口业,多观察、学习别人的优点,多称赞他人的长处,这个社会就能充满和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

供养三宝无量功德

香为真实特殊供品之一,特殊供品包括供水、净足水、鲜...

远离恶口的十种功德

诸仁者!于彼远离恶口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佛前供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有一个剃头匠,很不会说话,每次说话都伤人,常惹人不...

从讲八卦到念经持咒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美语刀下能留人。美好的语言...

消业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首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学者,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业...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

到底要不要管闲事

一提到信佛、皈依,很多人都只是期望得到佛菩萨的保佑...

修净土法门勿废金刚经

勿废金刚经。 就是《金刚经》的诵持不可废止,意思是,...

佛陀出世必做的五件事

云何为五? 一者当转法 轮, 二者当度父母, 三者无信...

人世,以爱的名义走过

一路上有太多的美丽的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有太多动...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道生大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道生法师(355-434),中国东晋、南朝宋时高僧。亦名竺...

精进修行的卖花人

佛陀所说一切法,不离因缘因,就是万物生长的源头;缘...

星云大师《可怕的神通》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总希望有意外的...

信愿具足者,则万修万人去

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于一切法门之外,特...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

观世音菩萨治眼法

观世音菩萨治眼法 救苦观世音 赐我大安乐 与我大方便...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义

寺庙不是用诚心换利益的市场,而是用诚心求真知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