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净因法师  2017/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我们造业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持不妄语戒是多么的重要。不妄语戒其实是要求我们净化语言,以免口造恶业。现就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守此妄语戒,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个人如何持不妄语戒

认识妄语之得失是持妄语戒的良药。在《十善道经》上说:“若离妄言,即得八种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昙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

反之,犯了妄言戒,在《分别善恶报应经》说:有十种恶报:一、口气恒臭;二、远离正直;三、谄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浅薄;七、称扬不实;八、诚语不发;九、爱论是非;十、身谢恶趣。恶报如是,凡属佛教徒,当宜慎重!

在家中如何持不妄语戒

第一,对自己的子女不要轻易承诺,一旦有所承诺,就必须去做,否则给子女一生的成长都有害。

第二,对自己的爱人不要打妄语,既然双方结合在一起,一定有其殊胜的因缘。古人说:“百年修得同舟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所以能结为夫妻,因缘十分难得,应当珍惜。夫妻双方若能互敬互爱,坦诚相待,互相交换信息,家庭一定会变成温馨的避风港,夫妻就会同舟共济,和睦相处。

第三,子女对父母亲应讲真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没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平安安做人,工作顺利,事有所成。父母又因年龄长的关系,饱经风霜,见多识广,所以子女遇到难事时,跟父母亲讲真话,应是最安全不过的人选,而且经常都能获得不少有益的忠告。

学佛人如何持不妄语戒

对于学佛的人来讲,若能认识到世事无常,人身短暂,去日苦多,老实学佛,哪有时间去说谎、讲费话!再者我们若能深信因果,哪敢再造口业,因此而堕落!弘一大师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胡朴居士是弘一大师的老友,曾有诗赠师弘一大师,其中有句云:“弘一精佛理,为我说禅宗。”于是,大师即书“慈悲喜舍”四字付之,而贻以书曰,“佛不但以理,切要在修持,行事重在不欺,名如其实,今我并未为君说禅宗,君诗言之,即为妄语,君其忏悔,免遭堕落。”这才是真正的学道人,一丝不容虚伪,一毫不容做作,何等精严?!何等慈悲?确实值得效法。

在社会中如何持不妄语戒

在社会中,我们应该强调语言净化的重要性。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学习、使用很多语言的优势。鹦鹉虽然也能学人言,讲单词、短语甚至几句话,然而那不是语言,只是模仿人言,而不知其意;收录机虽然也能发出各种声音,那不是语言,只是按照人给它的指令无感情重复播放。只有人类的语言,不单纯是声音的符号,而是表达我们的感情、思想与观点的运载工具,它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每说一句话都有它特定的含义,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是心灵的窗户。

由此可见,语言在社会交流中又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我们赖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交流工具。所以平时讲话,一定要鼓励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多讲爱语、善语、具有建设性的语言,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己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社会自然会安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问: 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

有教养的人的十大特征

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

《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文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封一题词? 宣讲因...

生活无处不修行

修行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在行住坐卧处,在...

超越自我的身心

佛陀说:能统领百万大军的人,没有什么伟大;一个人能...

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

净土法门不可思议之意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 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 二、...

佛号只是工具,你的心决定你的去向

古人讲,要往生必须感应道交。嘴巴念的佛号,是心在推...

做人不该说的四句话

人生在世,就像忙碌的蜘蛛,拼命的张罗着自己的关系网...

众生的苦恼就是错认一切都不会变化

我们讲肉眼看问题,肉眼是我们凡夫所具足的眼睛。从空...

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

什么让世界如此动荡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而对社会安定破...

一诚长老:菩提无尽海 智慧功德藏

【编者按】在一诚法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他弘...

饮食为止饥渴,莫贪图美味佳肴

蕅益大师在《示养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贪齐整;食取...

宣化上人:善用六根求无上道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互相帮助,也可以说它...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光孝寺位於广东省广州光孝路北端。据《光孝寺志》载,...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

不要让期望扭曲了孩子的童年

期中考试成绩一出来,小菲就知道惨了,爸爸妈妈肯定会...

让你一生吉祥的10个秘方

吉祥第一方:远离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

四种中药入菜「餐餐养生」

一、黄芪补气 功效:强心、提升阳气,可预防感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