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义

2011/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寺庙不是用诚心换利益的市场,而是用诚心求真知的学校!你会供佛吗?你知道供品和佛像的真正意义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去寺庙就是游玩散心罢了。

供佛像有两个意思:

第一意思是:报恩。一切众生于我们都有恩,恩德最大的无过于老师,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接受佛菩萨教诲,这才真正觉悟,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供养佛菩萨是纪念老师,感恩不忘。

第二意思最重要:见贤思齐。佛是凡夫修成的,供养他的形象,提醒我向他学习,也要成佛。要学佛的存心立愿,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样样向佛学习。不能把佛菩萨当神明看待,那就迷信了,就错了,就把佛教变成宗教,就不是教育了。

供品是教学工具

香:香表信,代表戒定真香,见到香,闻到香,知道自己要修戒、定、慧是修学的目的。

灯:象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每个人都要有奉献精神,舍己为人,为社会服务。灯也代表智慧光明。

水:佛前供一杯水,要想到我们的心象水一样清净、平等。

花果:佛前供花果,代表修善因,得善果。提醒我们要深信因果,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阿弥陀佛:光明、智慧

阿弥陀佛是印度梵语,翻成中文是“无量觉”,是光寿无量的意思。我们见面的第一句话:阿弥陀佛,是祝你长寿、光明、智慧,也是提醒你要警觉,放下自己自私自利的念头,大公无私的对待一切人、事、物。因此,阿弥陀佛这句话含义深刻圆满,包含正义光明的心地,健康长寿和幸福美满。

释迦牟尼佛:慈悲、清净

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报恩的意思最重。他是佛陀教育的创始人,第一代表尊师重道,第二是名号表法。这个世间人毛病多,病根有两条,一是没有慈悲心,自私自利,佛在名号上用释迦是梵语,翻成中文是仁慈的意思,教我们对一切众生要仁慈。第二个毛病是自己心不清净,所以佛用牟尼,意思是清净,告诉我们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慈悲。

弥勒菩萨:喜悦、包容

弥勒菩萨的造像是古代时布袋和尚的形象,满脸笑容,大腹便便,表法的意思特别明显,生平等心现喜悦相,弥勒菩萨教导人们要拓开心量,包容一切,量大福大,才能快乐自在。

地藏菩萨:孝敬、宝藏

地藏菩萨:地是心地,藏是宝藏。人们心地里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怎样开发出来呢?依靠孝敬,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是开采心地宝藏的唯一方法。因此,地藏菩萨表孝敬,地藏菩萨本愿经被称之为佛门孝经。

观音菩萨:平等、慈悲

观音菩萨:把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扩展到对一切众生的大慈大悲,是观音菩萨表法的重要意义。要以善心、善念、善行对待一切众生。不分国土,不分族类,不分彼此,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互相尊重,互相关怀,永无间断。

文殊菩萨:智慧、理性

文殊菩萨:慈悲,孝敬,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理智、理性。文殊菩萨代表理性,代表智慧。

普贤菩萨:实践、实行

普贤菩萨:代表实行,孝敬、慈悲、智慧,如果不能落实在生活上,不能落实在待人接物上就没有意义,就变成空谈了。所以,普贤菩萨教给我们实践实行,把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的法门通通做到。

韦驮菩萨:发愿、护持

韦驮菩萨是四天王的部下,韦驮菩萨发愿专门护持佛法、护持道场、护持出家人,是贤劫千佛中最后一尊楼至佛的示现。

东方持国天王:保持、尽责

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从保持个人家庭、事业到整个社会的安定繁荣,再扩展到保持世界和平。持国天王代表尽职尽责,社会上人人都能负责尽职,这个目标就达到了。天王手持琵琶,弦松了不响,太紧就断了,教人们处事、待人、接物要做到中道,恰到好处,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

南方增长天王:进步、更新

增长就是今天讲的进步,儒家讲的日新又日新,佛法讲的精进。天王教我们不断求进步,德行要进步,学问要进步,技术要进步,生活水平要进步,不保守不落伍,走在时代的前端,指导时代,要有高度圆满的智慧。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剑——慧剑。

西方广目天王:观察、安定

广目就是要多看,善于观察,取人长处,补己之短,总结经验。天王一手拿的是龙或蛇,龙、蛇表变化。社会上人、事、物变化多端,要仔细小心看清楚。另一手拿珠子,表不变,教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在变乱中找出不变的原则,心有主宰。

北方多闻天王:多闻、护心

多闻天王代表做学问,增长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闻天王手上拿的是伞盖,伞表的意思是环保,防止污染,最重要是的是保护清净心,防止心地的污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

佛教对地理风水的看法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如本法师:皈依三宝有什么禁忌吗?

皈依三宝,仅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没有任何之忌讳,皈...

观音菩萨是男身还是女身

《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

【推荐】把握当下

有一天,一位外道婆罗门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拜见佛陀...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佛经读诵安置须知

读诵须知: 1、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

为什么《地藏经》是学佛者必修经典

《地藏经》,我个人过去也学过,但理解很片面,把这部...

僧人托钵行脚的含义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

【推荐】佛法初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永明延寿禅师是宗门下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也是净土宗...

妄想纷飞该如何放下

觉得死更容易,是不知道死后还有来生,所以才以为死能...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

莲池大师戒杀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

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个人之寿命长短及其价值,并非以活了多少岁月来...

积累福德是执着吗

若想事业顺利、家庭和合、身体健康,必须要积累福德;...

为什么拜佛称念佛名,就能够究竟成佛呢

这以下是关键了理观的智慧。前面是讲到原因,就是因缘...

生气会伤哪里

俗话说气大伤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气冲冲的时候做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