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净界法师  2015/09/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简单的解释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现象,其实是我们内在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布施的思想,所以我们变现出富贵的果报;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悭贪的思想,所以我们生命当中创造出痛苦的果报;因为我们内心当中经常保持忍辱,所以我们显现出庄严;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经常产生瞋恚,所以我们创造了丑陋。所以从这个观念当中来说,我们要改造我们的生命,最彻底的方式,就是改造我们内在的思想。

在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当中:要改造思想,就要修习止观。智者大师把止观分成三种方法:

第一个是修出离道,这个出离道就是我们观察现前的五蕴身心,以五蕴身心为所观境,观察我们现在这个身心果报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它是杂染不清净的、它是无常变化的,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对现在这个果报产生厌离。

当这个厌离的思想产生以后,我们三界果报的力量,慢慢慢慢就消失掉了,我们就不再来三界投胎了,这个叫出离之道,以五蕴为所观境,就是以众生法为所观境。

第二个是以心法为所观境,这个心法所观境就是观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透过我们对内心的了解,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了解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因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所有的恶法可以消灭、所有的善法可以成就,而发起了广大的菩提心,这修菩提道,观察心法而修菩提道。

第三个所观境是直接观佛的法界,观察佛的依正庄严,生起欣求好乐的心,这个时候修相应道,跟阿弥陀佛、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在密宗、净土宗这个大乘的不共法门,修本尊相应法门。

所以这个大乘的止观之道有三种:一个出离道,一个菩提道,一个相应道。

净土法门当然主要是相应道,因为它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就是修忆佛、念佛,你直接观察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产生感应,而产生一种灭恶生善的效果,这个是整个净土宗止观的修法。

当然我们在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要观察,你一定是依教起观,你要先了解它有什么功德,你才能够观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生与死的对白

生命,这个词我们可以谈得有深度一些,也可以说得直白...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是思想决定你的生命

生命的产生和形成,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必有其因果,所...

命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人生的大起大落,通常来说,是命中注定的,因为我们人...

学习动物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学家,劝告人们...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同学: 学习佛法我们常常要...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推荐】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

如何证明轮回存在

在我们讨论轮回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前,最好先来看看佛教...

夏季吃百合助睡眠清心润肺

夏季天气炎热,有时还有蚊子作乱,这让很多人夏季睡眠...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

不要等到死亡来临或身患绝症时才念佛

学习净土法门以后,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修行。现在我们...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心灵美容

漫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美容店,这美容店的作用的确不小...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

净土易往,但秽土难离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古德说,净土易往而无人。无人去...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为何还会受鬼神的骚扰

问: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是有护法神隐形保佑的,为何还...

经商与学佛

平常人看得学佛是很难,往往听人讲究佛学,以为我未讲...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

爱的表达有时不用语言

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让我们感动。而那些发生的...

佛学常见辞汇(十画)

【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