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  2012/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答:在唯识学中,所谓心识,有时是指同一名称,如八识又称八心王。心即是识,识即是心。但有时又表达不同的概念,如第八阿赖耶识称心,第七末那识称意,前六识统称为识。

依唯识学说法,心识是由根、尘和合而生起。但是,修行成就者,可以不依根而现,依托八识就可以见。如阿那律陀尊者眼睛瞎了不能见物,后修“乐见照明三昧”成就,通过识本身也可见诸万物。

众生迷惑时叫八识,觉悟了就名四智。此所谓转识成智。而些智慧觉性,实际上众生本来就具足,如《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楞严经》卷一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也说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乘止观》卷一中也指明,“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为体。”众生被无明所惑,真心被覆盖,而有妄心,妄心变现万法。妄心生则种种法生,妄心灭则种种法灭。真心无形无相,不生不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福报哪里来》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辛苦,心中就认为...

唯识要义解说

一、唯识之义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

达真堪布:我们为什么要为众生活着

佛为什么让我们不为自己,只为众生?这是佛心疼我们,...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感情重的人应该看哪部经

问: 师父好,刚才师父说,四谛、十二因缘是对重感情的...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问: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大安法师答: 疾病有种...

达真堪布:如何看待修行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修行的时候,心静下来了,肯定会出现一些境相。有些人...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

至今未受三皈五戒,这样算盲修瞎练吗

问: 弟子学习的途径为自学和网络听法师讲经,每日定课...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尝读十六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

庐山莲社西方发愿文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1),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

本焕老和尚:禅七开示

(2007年1月9日至2月5日,深圳弘法寺举行禅七法会,本...

学佛修行人应有的心态

蕅益大师开示曰: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

星云大师:如何道德增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问进步,事业有成,道德增进。但...

【推荐】50个净土宗常用名词解释

1.一心不乱: 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即是一心不乱。修...

【推荐】钱是别人的,但消的是自己的福报

这次去普陀山,偶听道慈方丈开示,说到一两黄金四两福...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

大安法师:死后如何才能把财富带走

按: 很多人在命终的时候都想把今生拥有的一切带到后...

控制嗔恨心的方法

一、剿灭嗔恨,当务之急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贪、嗔...

求「地藏水」有没有效果呢

我是求过地藏水的,有没有效果呢?效果是有,怎么样开...

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前面是讲人,这里讲...

如何成为最富有的人

提到富有,我们首先联想到世间的很多很多财富,比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