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虚云老和尚  2018/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无冲突一节,如今不说冲突与不冲突,试问自己疑他做甚么?若疑诸佛菩萨说法有冲突,岂能垂教万古?实在自己不能体会经义;若悟第一义,则无开口处,说个明心见性,已属方便,岂有冲突之理?至此业已答复,若不会,且看世尊唤阿难托钵去。

若依座主见解,不免依文解义。盖当时,六祖为韦刺史说“世尊在舍卫国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等语,六祖言世尊在舍卫城西方引化经文,可知已明白净土法门,断无故违佛说。不过他随缘说法,叫人了自性,识身中净土,不可愿东愿西,向外驰求,应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后再曰:人有两种,法无两般,即《法华经》所谓“惟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也。所以当时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宏化天下,至今五灯灿耀,岂徒然哉!

你我自惭,不能领会玄旨,不是祖师有过。夫上天下雨,无私润于枯林;佛愿虽广,难度无缘。阿难为佛侍者,多闻第一,上有父为国王,已不富而自贵;兄为世尊,有吾不自修不能成佛之感。是知大地众生虽有佛性,要随顺修行,譬如金在矿里,须经锻炼,方得受用也。

再考我佛在天竺说西方,华夏之人便指天竺为西方。菩萨说法无法,令人背尘合觉;而众生知见,多是背觉合尘,不能随处解脱。喻如劝人不可心外觅佛,其人便执心为佛,岂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弥陀经》云:若人念佛七日一心不乱,弥陀便来接引。一心不乱者,即是离念也。能做到离念功夫,何处不是净土!故《坛经》云:悟人在处一般。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此之谓也。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舍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觌弥陀。及夫见了弥陀,又不生欢喜之心,则无时不在净土;若在净土,又无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则是真实菩萨。到那时不管东西南北,无不自在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虚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佛法真利益多被极庸愚人得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为要紧。以在家人,...

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问: 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大安法...

助念最好是在断气前还是断气后

问: 临终助念是断气前进行边护理、边助念,并加以佛...

信心是净土法门最大的难处

净土宗很难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

这些能够悟透,对净土才有决定的信心

今天我们的版块呢,要讲到修持门,《莫道老来方修道》...

不知最亲切

有时候出去旅行,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看电视、没有听广...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

怀一颗平常心人生就会快乐

顺其自然即是修德 活在世上,常讲要修德。什么叫修德?...

念佛三昧的12种功德利益

念佛三昧功德广大无边,具说如净土诸经中所示,实在都...

品味痛苦,享受痛苦

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只有精神...

为什么要忍

生活难免遭遇各种各样逆境,面对这些人事,人多半会无...

哪几种人最容易遇到违缘

违缘和邪见是各种各样的,关于菩提心学处的违缘和邪见...

知恩图报的马儿

元生公,是我已故的曾祖父。他生前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感...

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一切诸佛

我们大家念阿弥陀佛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就是阿弥...

三宝的分类

佛法僧乃三宝之称。 每个人信佛,必须先皈依(归依)三宝...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

济群法师《生命的回归》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问题是:生命的回归。 生命盛开在...

善护口言,切莫落在绮语之中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恶口骂人、妄语欺骗、两舌离间、...

念佛后的回向内容

问: 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

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